核心提示:湖南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長胡衛兵的妻子鐘艷暉回憶,2006年,丈夫在廳機關當處長時,有朋友介紹一家基建公司到他所在的單位承攬項目,“事后,公司老板幾次到丈夫辦公室送禮都被他謝絕,該老板后來給家里送來一件水果,他離開后,我發現水果箱里面裝有10萬元現金,于是當即追上當事人送還,并告訴他,中了標不是別人的功勞,是你自己的實力,你如果這樣做不是謝,而是害。”
5月15日下午,省委九所會議中心,演員們呈獻了一臺精彩的廉政節目。 圖/瀟湘晨報記者陳韻驕
一名領導干部妻子被廉政節目感動落淚。當日,來自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等近40家省政府組成部門、省政府直屬機構的140名領導干部配偶應邀參加活動,現場簽署了“當好廉內助守好幸福門”的承諾。 圖/記者陳韻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當天,由省婦聯和省直工委聯合舉辦的湖南省首屆“廉潔家風”建設系列活動也同步啟動。來自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等近40家省政府組成部門、省政府直屬機構140名領導干部配偶應邀參加活動。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傅奎出席座談會,并與活動代表交流。
“這是一次很有意義也很有新意的活動。”傅奎與領導干部配偶交流時說,“領導干部舍小家為大家,是你們承擔了家庭的重任,操持家務、教育孩子、孝順老人,為領導干部干事創業提供保障,也提供了精神動力。省直單位的各項工作取得好的成績,軍功章里也有你們的一半”。
良好家風是一個家庭最珍貴的傳家寶。傅奎要求,領導干部的家屬要嚴格要求自己,防止特權思想,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看好自家的門。要做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守門員、警衛員、消防員,繃緊廉潔齊家這根弦,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圍獵,防止歪風邪氣破門而入,當好廉內助。要處理好家庭關系,發揮女性的優勢和作用,勤儉持家,把家庭經營好、建設好,營造和諧家庭氛圍,為丈夫干事創業提供精神鼓勵和支持,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多貢獻。
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杜亞玲說,領導干部妻子要發揮在樹立清廉家風中的獨特作用,明理通達做賢妻;樹好家風做廉妻;滋養精神做最好的自己。她還號召婦女姐妹攜手共建平安廉潔之家,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座談結束,參與活動代表鐘艷暉宣讀了家庭助廉倡議書。向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家屬發出倡議:樹立“廉潔齊家”意識,弘揚“尚儉戒奢”傳統,營造“和諧促廉”氛圍,樹廉潔家風,建和諧社會。參與活動代表紛紛走上臺前簽署了“當好廉內助守好幸福門”承諾。
座談會后,著名作家唐浩明還為活動代表、省婦聯、省直工委全體干部職工主講了家風。來自省話劇院的優秀演員蔣亞男、余立暉、龍潔、張聰和永州祁劇團優秀導演朱文、演員周湘娟等呈獻了一臺精彩的廉政節目。記者譚旭燕
故事
水果箱內藏十萬現金,追著還回去
“什么是丈夫身邊的明白人?我認為是不虛榮、不貪財、不仗勢、不干政。在他志得意滿時,吹好‘清風’;在他意志消沉時,吹好‘暖風’;在逢年過節時,吹好‘廉風’。”省紀委駐省環保廳紀檢組長胡衛兵的妻子鐘艷暉說,自己和丈夫相伴25年的時間里,跟千萬普通家庭一樣,過著柴米油鹽,瑣碎平凡而又溫馨寧靜的生活,夫妻二人相約:不追求名牌奢侈,不追逐名利地位,不追求排場攀比,而追求健康身體,追求平常心態,追求和諧的人際關系。
作為湖南省地質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從2001年胡衛兵走上處級領導干部崗位開始,鐘艷暉就常常念叨,“我們一家三口,生活要求不高,包括贍養父母,正常收入完全有能力支付,我們不缺錢,千萬不要因為利益毀了我們家庭甚至兩個大家庭,得不償失……”念叨多了,胡衛兵也常常調侃,“家里的鐘老師對我進行的不是賞識教育,而是當頭棒喝”。
“十多年過去了,他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也為家鄉建設、為鄉友、同學、同事辦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從沒有謀私謀利,更沒有損害過國家和群眾利益。”鐘艷暉回憶,2006年,丈夫在廳機關當處長時,有朋友介紹一家基建公司到他所在的單位承攬項目,他看公司的資質條件等都符合項目招投標條件,便向單位基建辦進行了推薦,后來該公司如愿中標,也較好地完成了項目。
“事后,公司老板幾次到丈夫辦公室送禮都被他謝絕,該老板后來給家里送來一件水果,他離開后,我發現水果箱里面裝有10萬元現金,于是當即追上當事人送還,并告訴他,中了標不是別人的功勞,是你自己的實力,你如果這樣做不是謝,而是害。”鐘艷暉說,她很珍惜目前的生活,“廉潔是金,平安是福”,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每天能和丈夫攜手看夕陽。
想賣房供兒出國深造,被兒子拒絕
“百善孝為先,我們堅持以身作則,將孝順父母作為教育兒子的第一課。”省審計廳副廳長方再啟的妻子楊桂蓮是湘雅醫院財務科的一名普通干部,公公去世得早,結婚第二天,夫妻二人就將70歲的婆婆從老家接過來,同住一間房,用柜子隔開,婆婆91歲走的,婆媳從未紅過臉,而孝順的家風也傳承到了下一代。
“在我們的教育和影響下,兒子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養成了勤奮、獨立的性格,從小比較懂事,不亂用零花錢,不和別人比吃比穿。”楊桂蓮說,兒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學。2010年兒子從北大法學院畢業,當時有幾條路可以選擇,一條就是去國外繼續深造。“兒子外語很好,大學期間也曾經到國外短期交流,申請一所好的學校不是難事。但國外的法學專業學費相當高,而且幾乎沒有獎學金。之前我們正好在審計廳新址買了一套商品房,那些年房價漲了,我們準備賣掉供他出國讀書兒子得知后堅決不同意,他說家里只有這么一點像樣的資產,怎么能賣掉呢,出國的事不考慮”。
畢業以后沒有靠父母,沒有托關系,楊桂蓮的兒子自謀職業在北京一家國際性律師事務所工作了兩年后回到長沙,加入湖南天地人律師事務所,目前已成為事務所的骨干律師之一,兒子工作中也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每年都被評為所里的優秀律師,多次獲得最佳公益獎。
“兒子結婚也從簡,沒有驚動任何單位同事,沒收一份禮,沒動用一輛公車。只在一個酒店訂了10桌飯菜,來的就是兒子和兒媳的同學、兒媳家里的上親,以及我們夫妻兩邊的兄弟姐妹。我們倆的同事均不知情,事后我給科里同事送了喜糖和弟子規的書和碟,一同分享喜悅。”楊桂蓮說兒子恪守家風家訓,6年多以來,他在法律服務領域努力工作,希望為國家的法治建設做一點實事,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是她和先生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瀟湘晨報記者譚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