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場人物:冷則冰(68歲,薌城區(qū))
人物看點:20多年收藏石頭,自分四類,與慕名參看者分享收藏心得,多半拒絕購石者,但卻愿意相贈
海都閩南網(wǎng)訊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在冷則冰眼里,賞石能清心、怡人、益智、陶情,還能長壽。
在薌城區(qū)大通北路一處6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擠著冷則冰一家5口人,再加上一些家具,其余的則都是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
最近,他發(fā)現(xiàn)收藏多時的一塊石頭竟然神似“劉少奇”,欣喜之余,他希望愛石之人與他一同分享這份驚喜。
面對滿屋子的各色石頭,冷老伯笑稱,一切緣于他與鵝卵石的邂逅。原來,20多年前,冷則冰與鵝卵石偶然結緣。冷老伯的一位好友特別喜歡把玩鵝卵石,用鵝卵石做盆景,冷則冰也跟著制作,就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鵝卵石,更是一發(fā)不可收地喜歡上了它的“同類”。
冷則冰說,他清楚地記得,從1990年起,當時還在漳州市印刷廠上班的他,只要有休息,就到漳州各個大建筑工地撿小石頭,即便是酷暑嚴寒。一到周日,他又搭汽車到華安沙土場、九龍江北溪處撿石頭,尋找他心中的寶貝。兩個饅頭1瓶水,從早晨8點到晚上8點,即便歸回時夜色已晚,但他總是一臉興奮,因為伴他歸家的是一大編織袋的石頭。
20年來,在一大堆石頭里挑選材料很費時,它需要有獨到的眼光,冷則冰常常在石頭堆里刨、選,時間久了,家里的石頭越來越多,他的臉曬黑了,手也磨破了,但仍樂此不疲。他尋覓著、采擷著、快樂著、幸福著。
“在我的眼里,石頭分4類,一類是人物,一類是動物,一類是圖案,一類是景觀。”不是冷則冰夸口,如今占據(jù)他大半屋子的有形似關公、觀音、壽星、濟公、老紅軍、孫悟空、鄭成功、十八羅漢;熱帶魚、貓頭鷹、青蛙、老虎、獅子;卡通、飛翔、桃林結義、母女情深;古堡、攀龍峰、一線天等的石頭。
像不像?人們常說“三分像七分想”,如果你到了冷先生的屋子里,經(jīng)他的指點介紹,你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石頭不再是石頭,而是亦人亦仙亦景。不用切割機和臺鉆,不打磨拋光,不加任何的修整,保持原貌天然成趣。
現(xiàn)在,冷則冰收藏的石頭越來越多,在“石頭界”名聲漸響,不少人慕名而來,參觀他收藏的石頭,與他交流賞石心得,切磋選料制作的技藝,其中亦不乏愛石心切者,想購買他家藏的作品,但多半被他拒絕,但他卻愿意相贈。而對于一個個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他總是不厭其煩、熱情接待,把藏石之樂與大家分享。(本網(wǎng)記者 林藝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