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公共債務法”修正草案,臺北市舉債限額幾近“腰斬”。臺北市長郝龍斌昨天傍晚罕見地強烈表示,“極其憤怒與不滿”、“絕不接受這樣的版本”,他今天上午也將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說明北市立場,藍營北市“立委”、議員將到場聲援。
“行政院”會昨天在“五都”代表與“財政部”的激烈交鋒后,通過“公共債務法”修正草案。由于“直轄市”增加,在不調高債限的大原則下,六都(含準“直轄市”桃園縣)可以舉債的空間重新分配,臺北市的舉債額度被大幅壓縮近一半,其余縣市舉債額度可望增加。
舉債空間被“腰斬”,臺北市副市長丁庭宇強烈抗議,揚言“北市明天就會產生財務危機!”,臺中市長胡志強也指示出席院會的副市長徐中雄當面向陳揆表達“失望、激烈、憤怒、不能接受”。
即使北市反彈,陳揆仍拍板新版“公債法”。他表示,公債、財政問題“真的到不能不談的時刻,這時候處理相關問題,需要很大勇氣,當局以負責任態度面對”。
郝龍斌昨天上午面對記者詢問北市舉債金額驟減一事,他只表示,把舉債額度分給其他縣市,對臺北市民不公平,他會繼續向當局強力爭取,不能讓臺北市成為犧牲品。但傍晚,郝龍斌發出聲明稿,措辭轉為強硬。
郝龍斌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一名按時繳交作業的好學生,突然被老師不分青紅皂白,連打了三個巴掌一樣”,還說“臺北市絕不接受這樣的版本”。
郝龍斌指出,按“行政院”通過版本,北市現有舉債數將會超過修訂后的舉債上限,“對預算將造成不可估計的強烈排擠”。北市將被迫全面檢討現有執行中的預算,包括施工中的捷運萬大線、明年完工的捷運信義線、松山線都可能被迫停工。
北市財政局估算,北市實際債務已有1642億元,若加上已通預算審查,但尚未舉借的1325億元,將比修法后的舉債額度多出288億元。財政局長邱大展說,只要“立法院”三讀通過,北市債務馬上超限。
郝龍斌在聲明稿中也提到,“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以及與勞、健保還款方式等,“臺北市都感受到明顯且強烈的不公不義”。他說,身為市長,不能讓臺北市民和市政成為犧牲品,他除了對當局不尊重地方的態度和作法,表達強烈抗議外,更會據理力爭、爭取支持。
新聞幕后:兩度轟當局 郝在氣什么?!
“公共債務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攸關地方財政,當局及地方免不了上演一場拉鋸戰。
錢多錢少,不只關乎地方財政和建設,更關系政治人物選票,地方政府無不希望多分一點?舉債上限愈高愈好。
北市舉債上限近乎“腰斬”,北市府日前心底已有數,但評估院會未必會通過,郝龍斌昨天上午第一時間面對記者追問,語氣平和。沒想到院會照案通過,傍晚5時,北市財政局精算后,發出新聞稿,批評當局的做法“不公不義”,還說“深表遺憾”,接著郝龍斌發出聲明稿,不但表明“極其憤怒與不滿”,還用不分青紅皂白連被打三巴掌形容其心情。天色愈暗,火氣愈大。
有北市府官員私下透露,舉債上限被砍10%就會叫痛了,何況是瞬間縮水近46%,當然無法忍受。
除了舉債上限腰斬,修法過程版本一變再變,也讓北市府不滿。“財政部”上周六中午才知會北市修法內容,迫使北市府本周一倉促回復,也讓北市府覺得草率、不受尊重。
對地方政府而言,舉債上限大幅縮水,茲事體大。但近來郝龍斌動作頻頻,從支持陳水扁保外就醫,到跟進刪除特別費并“加碼自宮”市府總預算1%,到接連端出雙子星、松山機場等開發案,可說搶足鋒頭,話題不斷。
整體大環境不佳,郝龍斌不能靠國民黨加分,不管是做為民選首長,或有意爭取大位,如何讓人民“有感”,才是累積選票,找回民心的最好方法。或許郝龍斌這次是不得不出招,但動作頻頻,政治效應難免如漣漪般,層層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