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前臺南縣副縣長、如今在海南島種植咖啡的林文定來說,謝長廷今年10月初才再次“登陸”,時機其實已經是晚了。“但來了總比沒來好。”林文定說,不管處在民進黨內的哪個位置,都很有必要來大陸看看。
曾是民進黨內的風云人物,退出政壇,轉個身,來到大陸種起了咖啡,賣起了臺灣特色農產品,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干脆搞起休閑農場,成為了大陸臺商翹楚。
靠朋友拼來事業
和其他老板不一樣,不怕別人找上門的林文定,大方地在網絡上公布了自己的電話,他說,這是在臺灣從政養成的習慣,“要24小時待機,隨時為民眾服務”。在林文定看來,會給他打電話的,都是朋友,而朋友多了,路也就寬了。回想起創業歷程,林文定說,一路走來,真的和朋友密不可分。林文定坦言,在大陸剛創業的那幾年,完全靠著朋友,自己才“挨”過來。
林文定,1999年,應時任臺南縣長陳唐山之邀,出任臺南縣副縣長,本欲參選縣長,后來轉戰“立委”,卻在黨內初選失利。當了2年又45天的副縣長,林文定于2001年5月辭官淡出政壇,遠赴海南島開農場、種咖啡,一待就是10多年。
如今,林文定常常活躍在瓊臺交流活動的第一線,他還是海南省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員會顧問。
變身“咖啡達人”
林文定在臺灣從政數十年,在臺灣南部基層擁有諸多人脈、資源,堪稱“政壇老鳥”,后來卻淡出政壇,到海南種起了咖啡。“那時候放棄,犧牲一定很大吧?”這個問題,林文定已經不知道被問過了多少遍。他每次都耐心回答:“會放棄,實在是因為我深感不適應臺灣政壇。”對此,林文定自嘲說:“蘇東坡是得罪了皇帝被流放到了海南,而我是‘自我放逐’到了海南。”“自我放逐”,看似瀟灑,其實不然,尤其對于為官多年、天天西裝革履、到哪兒都有專車接送的林文定來說,更需要莫大的勇氣:“這意味著我將要一切歸零,重新開始。”
不做官做什么?認真做了一番功課后,林文定發現,近年大陸咖啡消費迅速增加,但大陸只有云南小塊地方和海南適宜種植咖啡,咖啡豆還需大量從海外進口,這里面蘊藏著商機。于是,林文定將目光鎖定在了咖啡栽培和加工業上。
而從未涉及咖啡種植領域的林文定,開始像小學生一樣從頭學起,自學咖啡種植技術。他還將太太和剛大學畢業的兒子都從臺灣帶到海南,每天與雇請的農民工一道,拋開政壇所有風云,做一個純粹的“農民”。
“老實說,許多人喜歡喝咖啡,但并不真正懂得咖啡。”林文定直言不諱。從不懂到懂,從門外漢到“咖啡達人”,林文定傾注了諸多心血。懷著對咖啡的熱愛與崇尚,同時也看好大陸巨大市場,林文定在今年再次擴大了他“咖啡人生”的探索之路:在過去單純種咖啡農場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和種類,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現代綜合休閑農場。
善于借力媒體營銷
由于有過從政經歷,林文定非常善于與媒體打交道,對各路記者向來都是來者不拒。林文定坦言,在創業路途上,大陸媒體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尤其是在自己事業低谷期,兩岸媒體不吝惜版面,給予諸多報道,這給他帶來莫大的知名度,由此也給他帶來了新商機,也順勢讓更多臺商跟進而來,跟隨林文定種植咖啡。林文定的心血,也隨著紛至沓來的媒體,開始逐漸看到成效。
林文定在海南昔日荒蕪的土地,今天生機盎然,放眼望去,一片蔥蘢,園區面積到如今已擴展到近2000畝,每天都在創造新的財富故事。如今的林文定,早就不是單純的咖啡生意人,而是擁有別致休閑農場的“農場達人”。
“休閑農場,不是簡單地養幾只雞,殺幾只鴨,做幾個農家菜,希望以此來讓外來觀光者體會到來自鄉村的樂趣,這樣是留不住客人,也招不來回頭客的。”以前那個靠選舉拼人氣的副縣長,已是可以和任何人滔滔不絕講休閑農場經濟的商界領袖,“休閑農場,要能給游客帶來吃、住、玩一體化的服務,并能夠讓游客帶著紀念品或禮物離開。”(海峽導報記者 張燕娟/文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