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三星鄉鄉長補選,民進黨候選人黃錫墉宣布當選。黃錫墉勝選,其實沒什么稀奇,關鍵是贏多贏少問題。三星鄉是已故民進黨大佬陳定南以及現任高雄市長陳菊的故鄉,政治版圖一向綠大于藍,病逝于任上的前任鄉長劉燉亮也是民進黨籍的。這次鄉長補選,民進黨高層幾乎全出動,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等大佬都來助選過,蘇更是六度幫黃錫墉站臺。民進黨將這場最基層的地方補選,拉升到“大選”層級;反觀國民黨,候選人陳文新沒讓馬英九、吳敦義輔選,只請一些地方官幫站臺。
綠營“大炮打小鳥”的輔選招數過去屢試不爽,今年9月初的宜蘭礁溪鄉長補選以及4月底的鹿港鎮長補選,民進黨幾大“天王”都是齊上陣,結果民進黨候選人皆勝出。今年2月,彰化花壇鄉長選舉更是如此,作為民進黨“大選”敗選后首役,民進黨精英幾乎傾巢而出,最后黨籍候選人李成濟如愿當選。不過,今年以來的幾場鄉鎮長補選,并不是每場都是民進黨贏,今年8月舉行的花蓮壽豐鄉、臺東海端鄉兩場鄉長補選,民進黨自視實力太弱,竟沒敢推出人選。
鄉鎮長補選,作為臺灣最草根的選舉,其勝負和參選人特質、投票率、基本盤等密切相關,政黨以及大環境因素也會起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把鄉鎮長補選的勝負,和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等同起來,更多是一種選舉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