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想不到,養了10年牛的村民劉飛躍,竟被自家14頭牛“群攻”,被頂著移動了30多米,直到不能動彈。
目前,劉飛躍下半身已失去知覺,七根肋骨斷裂,仍在重癥監護室內,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劉飛躍,今年44歲,醴陵市板杉鄉的村民,3月19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他到鄰村耿境村農田里放牛。臨近中午吃飯,準備將牛趕回去時,一頭公牛突然“發飆”了。接著,牛群在這頭牛的帶領下發起了連環攻擊,把劉飛躍像繡球一樣頂著拖行了30多米。
突發牛群集結攻擊 直到主人不能動彈
距離劉飛躍數十米遠處,村民張列林聽到呼救聲,他抬頭一看,一群牛正聚集著將一個人頂了起來拖著跑。張列林來不及多想,立即叫上旁邊的肖宗春,兩個人一起拿著長竹竿就往那邊跑。等他們趕到時,牛群已停止了攻擊,但仍聚集在劉飛躍的旁邊不肯散開。
張列林說,他們用竹竿驅趕牛群,但牛群無動于衷,他們又不敢靠近,直到更多人趕來才將牛群驅散。之后,救護車趕來將劉飛躍送進了醫院。“當時好像看到劉飛躍拿著一把洋鍬拍了一頭牛的屁股,沒想到牛突然轉過身來,對著劉飛躍就頂過來。這頭牛把人頂翻后,一群牛都跟過來圍攻,像踢繡球一樣把他頂了30多米的距離,直到他不再動為止,我們叫他也沒有回應”。
受害主人傷及內臟 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當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事發地點,農田里的青草有深淺不一的牛腳印,一條30多米的弧形顯現其中,特別顯眼。那正是劉飛躍發生意外時,牛頂著他跑的痕跡。農田中還留下了一頂紅色的帽子,一只雨鞋,一條褲子。
醴陵市板杉鄉耿境村的村民晏武昌指著一片踩踏比較嚴重的青草地告訴記者,這里是劉飛躍剛開始被牛頂翻的地方,紅色的帽子就是劉飛躍掉下來的。最后,劉飛躍躺在了離出事地點十多米的另一片農田,晏武昌說,“這里就是他停下來的地方,還有他的一只雨鞋和衣物,都被踩爛了。”
劉飛躍被頂傷后,立即被送往醴陵市中醫院骨科搶救。劉飛躍的主治醫生吳祥介紹,對劉飛躍進行檢查后發現,牛造成的傷害已經傷及內臟,下半身已經失去了知覺。背粱骨和七根肋骨斷裂等多處地方骨折。
吳祥說,經過搶救后,劉飛躍一直呆在重癥監護室。劉飛躍的情況目前穩定,但是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畢竟他是被十幾頭牛頂傷了,能活下來已經不錯了。”
“挑事牛”700多斤重養了不到1年,將被宰賣
劉飛躍的爸爸說,劉飛躍已經養了10年的牛,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情。10年前家里只有一頭小牛,經過多年的經營,到現在已經有了14頭牛。為了這些牛,劉飛躍很勤奮,在外面放牛一般到晚上8點多鐘才回家。“本來家里的條件越來越好了,突然發生這樣的橫禍,對我們來說難以接受。”
當天,記者趕到事發地點時,牛已經被劉飛躍的媽媽趕到了家中。在劉飛躍的家中,記者看到了首先頂飛劉飛躍的公黃牛,它已經被關進了牛欄。附近的村民說,這頭牛有700多斤,養了不到1年。劉飛躍的家人表示,完全想不到它會攻擊人,領頭的牛會立即宰了賣掉,絕對不會再養了。
附近村民張奶奶今年66歲,幾十年來頭一次看到黃牛攻擊人。平時溫順的黃牛,為什么會突然攻擊主人呢?晏武昌猜測,“可能是母牛到了發情的時候,領頭的公牛才會胡亂攻擊人。”
猜想
是發情?是認生?還是放牛人用了強制手段
牛攻擊人,有村民認為是牛發情導致。醴陵市畜牧局高級獸醫師趙光政對此并不完全認同,他說,只有母牛才有發情的說法,公牛只會為了爭奪交配權才會變得易怒和亢奮。一般來說,母牛發情是不會傷人的,除非有人刺激了公牛,才會招致公牛攻擊,但幾率也很小。“現在是母牛發情的季節,有些牛比較好斗,會為了母牛而打架,但是你不打擾它們,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為什么突然之間攻擊主人?趙光政分析說,第一個可能是那頭領頭的公牛不聽話,劉飛躍使用了強制手段,一定要把它趕回去,結果刺激了它;第二個可能是劉飛躍和那頭牛相處的時間不長,沒有相互熟悉;第三個可能是這頭領頭牛有瘋牛病,平常很溫順,但突然變得很暴躁。如果需要明確具體原因,得對那頭領頭公牛進行檢測。
提醒
動物發情期,相處要注意
春季很多動物都進入發情期。所以在選擇和動物親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小心把動物惹毛了,“吃不了兜著走”。
貓狗等動物進入發情期,“脾氣”會變得相對大一些,飼養和逗玩時都要格外注意,謹防其傷人。特別是在貓狗有恐懼感時,不要用手或身體其他部位去撫慰它。如果看到動物有異常反應,一定要遠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