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近日,陸盈盈學妹的檔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瘋轉。本科畢業才五年的她,已入選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并將于今年8月份到浙大全職任教。88年的教授、博導,恐怕在中國也是最年輕的之一了。
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
2月11日,千人計劃網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從去年8月申報工作開始至今,經過三層篩選,最終這份名單中的667人通過了評審。
在這批引進的“海歸”青年才俊中,共有41名“85后”,而其中最年輕的陸盈盈則更是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堪稱“學霸”。
中央2008年12月決定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該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用5到10年時間,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有重點的引進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
千人計劃網稱,截至2014年5月底,“千人計劃”已分十批引進4180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5年前,陸盈盈才本科畢業。5年后,年僅27歲的她已是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并將回到母校浙大全職任教。
陸盈盈簡歷
陸盈盈簡歷:
據浙江大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客座教授”欄目內陸盈盈簡歷:2010年6月,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4年6月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從事能源材料領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將于2015年8月全職回浙江大學工作。
該簡歷顯示,陸盈盈的代表性論文主要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Materials)、《材料化學》(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國外材料化學領域知名專業期刊上。
此次“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公示后,如此年輕又擁有如此豐厚成績的陸盈盈引起輿論的關注。
杭州浙大校友會官方微信也在2月25日稱:“陸盈盈學妹的檔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瘋轉……88年的教授、博導,恐怕在中國也是最年輕的之一了。”
關于年齡問題,《中國組織人事報》去年7月30日刊登了“千人計劃”青年項目政策圖解,其中第一則申請條件便是“屬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年齡不超過40周歲”。此次公示的667人名單相對這個標準更顯年輕化,年齡結構中人數比例最高的是1975—1985年齡段,而全體的平均年齡約為34周歲。
上述圖解中的申請條件最后還提到了一項特例:博士在讀期間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應屆畢業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績的,可以破格引進。
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還有半年才進入浙大工作,現在能算教授么?如果算,算哪個大學,哪個學院,何時開始聘任,職稱評定是何時通過?如果一切程序尚且未走,是否可以稱之為一個在我們行業里常見的詞匯“內定”?也有網友表示,真相還是要弄清楚,有時候對某些所謂光環的追捧和掌聲遠比不聞不問更容易毀掉一個人,特別是在學術領域。
其實,早在2009年,就有一位海歸“學霸”曾被媒體報道。
《重慶日報》當年12月4日報道,時年29歲的施鵬鵬在《2009年度重慶市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擬批準人員公示》上因“個人成果突出”被排在第一位。5月8日,西南政法大學同意施鵬鵬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并于當月26日公布了相關通知,“ 80后教授橫空出世”。
《法制日報》在報道《教授今年29》中詳細介紹了施鵬鵬的光輝成績:29歲成法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掌握5門外國語言;拿到國內外兩所名校的博士學位;獲法國外交部“艾菲爾獎學金”;出版專著1部、譯著3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篇,部分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不過,恐怕中國“最年輕”教授的稱呼目前仍然歸于另一位“鮮肉”級“學霸”——劉路。
2010年,當時還在就讀中南大學大三的劉路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國際數學邏輯界。兩年后,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宣布,破格聘任時年22歲的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并提供100萬元獎金。
張堯學在2012年3月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你能說年齡小就不能算大師嗎?這與年齡無關。劉路解決了世界數學難題,得到了世界公認,其研究水準已超過一些美國教授的水平。這足以說明:在數理邏輯這一領域,年僅22歲的劉路已躋身國際一流研究者行列,從某種程度上講,已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大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