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我國呼吸道疾病呈現高發態勢,部分地區出現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個別不實信息趁機傳播擴散,誤導公眾認知,一旦患者輕信則可能貽誤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特此澄清關于呼吸道疾病的系列謠言,幫助大家知曉呼吸道疾病的基本常識,做好健康監測及預防措施。
謠言一
呼吸道“新病毒”來了?
網傳所謂的“新病毒”實際上是合胞病毒,它在今年夏季就已出現過,并非新的病毒。據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未發現新病毒或細菌導致的新發傳染病。我國本輪呼吸道疾病的高發也引發世衛組織的關注。根據現有信息,世衛組織未發現任何異常或新型病原體,也沒有發現異常臨床表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被病菌感染的物體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是世界范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目前我國尚無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療藥。合胞病毒可以重復感染,也易發生家庭傳播,在暫無疫苗和有效藥物的情況下,應通過加強個人防護等措施預防感染。
謠言二
本輪呼吸道疾病是新冠復陽?
上述說法不實。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持續上升以流感為主,此外還與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
針對本輪呼吸道疾病高發情況,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分析,可能由于3年疫情防控,人體對外界呼吸道微生物接觸比較少,相對的抵抗力和免疫耐受變差了。疫情防控常態化后,人體再去接觸這些病毒,就容易出現一些呼吸道癥狀。
謠言三
支原體肺炎就是新冠變異?
網傳“支原體肺炎就是新冠,只不過換了個名稱”的說法有誤。實際上,兩者毫無關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表示,支原體和新冠在生物進化中是完全不同的物種,一個屬于病毒,一個屬于支原體,它們之間的差異遠遠超過“人類和蒼蠅”之間的差別。人類在20世紀初就發現了支原體這種微生物,直到20世紀末期才確定它是一種病原體,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曉。
謠言四
病原體疊加感染會持續加重呼吸道疾病病情?
上述說法不準確,不能簡單地以“疊加即加重”作為統一的結論。專家表示,有些呼吸道病原體可能和人體共存,因此臨床上會出現兩種及以上病原體被檢出來的可能,但這種情況不一定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只有通過臨床醫生的綜合分析,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才能準確評估疊加感染對病情的影響,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謠言五
面對各類呼吸道疾病,接種疫苗沒用?
“接種疫苗無用”的說法是謠言。12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種健康提示》,明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降低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風險的經濟、有效手段,可以顯著減少流感帶來的健康危害和醫療機構的診療壓力。
針對“流感已經進入高發季,現在接種疫苗是否還來得及”的問題,“健康提示”中明確指出,盡管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種時機是在流感流行季到來之前,但在整個流感流行季內都可以前往接種點進行接種。這樣既直接保護自己,也間接保護尚未接種的家人。
真真提醒,這樣做可以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
1.積極接種疫苗。
目前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還是接種疫苗,通過接種新冠、流感、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癥發生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患者、兒童等重點人群應積極接種疫苗。
2.科學佩戴口罩。
如果前往環境密閉、人群密集的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就醫時,建議佩戴口罩,并且注意及時更換。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另外像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咳嗽或打噴嚏后,要洗手或者進行手部的清潔。
4.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營養、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5.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建議盡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如果確需出行,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以防將疾病傳播給其他人。
延伸閱讀:
冬季呼吸道疾病你了解多少?
近期冬季呼吸道疾病呈多病原共同流行態勢,主要包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不同病原體感染有什么區別?
流感病毒
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可達39-40℃),伴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嘔吐、腹瀉等癥狀。
肺炎支原體
· 肺炎支原體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病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注意肺炎支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
·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我國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見于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
·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輕者可不發病,或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炎、肺實變、胸腔積液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
·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由于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會融合在一起,形成類似“合胞體”的大細胞結構,因此被形象地賦予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名稱。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比較容易在嬰幼兒流行,感染后早期癥狀類似于普通感冒,可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聲啞、低燒等癥狀,多數感染患兒癥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
腺病毒
· 腺病毒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病原體。
· 呼吸道感染者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咽部充血、咽痛等表現;眼部感染者出現眼睛發紅、干癢、視力減退等癥狀;胃腸感染者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部分泌尿道感染者可出現血尿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