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中心監測,12月1日、2日,我國將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延續到12月2日。在此影響之下,空間站可能因大氣拖拽造成軌道高度下降,衛星導航設備誤差增大,航空飛行將面臨通信環境變差和跨極區輻射的雙重風險,對于公眾,尤其是信鴿玩家和極光愛好者,未來幾天要時刻注意空間天氣信息。
“北京居然也拍到極光了!真是活久見!”
12月1日晚19點57分,北京百花山西北部靈山方向,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工楊南拍攝到罕見的極光現象(照片中紅色的部分)。
昨晚“北京極光”沖上熱搜,除了北京,漠河的網友曬出的極光也美極了。
12月1日晚7點,黑龍江漠河北極村出現極光,許多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拍到的極光照片。
什么是地磁暴?
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以數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拋離太陽表面,不光是巨大質量與速度匯聚成的動能,它們還攜帶著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即地磁暴。
隨著磁暴活動的逐漸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不斷加熱,進而膨脹并擴散至更高的空間中,這給航天器在軌飛行制造了額外的阻力,產生類似拖拽的減速作用,降低航天器軌道高度,而高度的降低對應著更加稠密的大氣環境,會進一步帶來更大的飛行阻力,這樣就形成了飛行速度減慢——高度降低——阻力更大——進一步減速——高度更快降低的惡性循環,給航天器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地磁暴帶來的也不全都是壞事,比如極光天象的發生。根據目前太陽黑子數變化情況來判斷未來太陽活動的勢頭,2024年仍然是太陽活動的高年。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冬天里,我國北方還有可能看到極光的可能性。
閩南網整合央視新聞 網信漠河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