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男子盜名煙掙“快錢”“致富”不成被刑拘
■嫌犯張某被抓獲。 警方供圖
今年9月,一名東北籍男子張某通過微信約曾在一起工作的李某到現居住地井陘縣某村相聚,共商發財“大計”。在見面的當天晚上,二人就“突襲”了一家商店,竊得香煙二十余條。隨著11月27日及12月12日二人的相繼落網,該盜竊香煙案告破。目前,二人已被刑事拘留。
二十余條香煙
“不翼而飛”
今年50多歲的劉先生在井陘縣一家工廠的居民區開了一家食品商店,9月26日上午,當他來到商店準備開張營業時卻發現門鎖上的門鼻被撬壞了,劉先生馬上進屋查看物品,經過清點,共丟失香煙二十余條,進價接近四千元。隨后他來到井陘礦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三中隊報了案。
民警到案發現場進行了詳細勘察。通過查看店內的監控發現,午夜時分,兩名戴著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的男子,鬼鬼祟祟進入店內,用隨身攜帶的塑料編織袋裝了許多整條香煙后逃離。過了一會兒,兩人又返回店里,再次盜竊香煙后迅速駛離。因兩人作案時遮蔽了樣貌,給案件偵破帶來了不小的難度。辦案民警進行了大量調查走訪,有居民反映稱,當晚曾有兩名年輕人在該廠附近的井陘縣某醫院外騎著一輛三輪車幾次逗留,其中一名所穿服裝像外賣騎手,形跡可疑。
民警通過進一步調查,掌握了嫌疑人的逃跑路徑,經過比對和居民辨認,嫌疑人張某逐漸浮出水面。11月27日6時許,民警趕赴張某所在的井陘縣某村的居住地布下天羅地網。8時許,張某騎著送外賣的電摩出發,在一個圍著護欄的橋面上行駛時,被民警當場擒獲。
兩人合伙盜煙掙“快錢”被刑拘
張某供述,他原本在北京市某單位當保安,在此結識了一名比他小10歲的行唐籍“00后”小伙李某。由于年長于李某,張某對李某時時照顧,兩人很能談得來。但由于在北京消費很高,兩人的工資又很有限,干了一段時間后就辭掉了保安的工作各奔前程,但兩個人約定如果有能掙錢的買賣要隨時聯系。
張某回老家后干起了送外賣的行當,每天十分辛苦,一個快速“致富”的捷徑閃現在他的腦海,就是盜竊。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在平日送外賣途中,會特別留意管理存在漏洞的商店。時間久了,他發現位于井陘微新莊某廠區居民區的一個不太起眼的商店,一般晚上9時30分許關門后就沒人了,且門鎖在門外,比較容易下手。急于“掙錢”的張某很快聯系了李某。兩人見面后,張某把盜竊的想法向李某吐露,李某聽后很快就答應了,當晚兩人便有了行動。
9月25日晚9時30分許,張某和李某騎著一輛電動三輪車經過井陘縣城來到某醫院旁的一個廠區旁,見準備下手的商店依然開著門,兩人又返到縣城的一個路邊小攤吃了點麻辣燙,以此來消磨時間等商店關門后再下手。當晚11時許,張某放風,李某用帶來的撬棍去撬門鎖,裝上了十幾條煙后慌忙離開。不久,兩人返回再次進行盜竊,又有10條高檔煙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張某被抓后,李某好像聽到了風聲,藏匿了起來。民警通過秘密摸排得知,李某每天在凌晨三四點才回到家,可能混跡于娛樂場所。12月12日晚9時30分許,辦案民警在酒吧內將李某抓獲。
經過審訊,張某、李某對盜竊香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張某和李某因涉嫌盜竊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本報記者 劉琛敏
通訊員 溫彥文 馮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