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有微信公號刊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引發網友關注。文章中稱,一家航天科研機構的研究員張小平被一家民營企業挖走,而該名科研人員離職前在我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研制過程中處于“最關鍵的技術崗位”。27日晚,研究員張小平離職 原單位發布聲明稱,張小平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根據保密法和單位相關規定,離職前必須在所內非密崗位進行脫密,脫密期為2年,但張小平仍然自行離所,對保守國家秘密和單位技術秘密帶來了較大隱患。
2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系了張小平,他表示,該事件受到媒體關注后,壓力很大,現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況,相關的脫密手續也“正在處理”,而自己現在“肯定不能回原單位了,也回不去了”。
此前報道
研究所就“張小平離職”發情況說明:曾多次挽留 其在未批準的情況下自行離所
近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離職事件引發社會較大范圍關注。為回應公眾關切,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張小平個人基本情況
張小平1994年入職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員資格,2015年3月起擔任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從事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和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設計,參與了多項低溫發動機項目論證。
二、張小平脫密期內離職情況
2018年3月,張小平向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提出辭職申請。出于愛惜人才考慮,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了多次溝通和挽留,但其離職意向堅決,并在單位未批準的情況下自行離所。
由于張小平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根據保密法和單位相關規定,離職前必須在所內非密崗位進行脫密,脫密期為2年。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談話,向其解讀離職流程及脫密期管理規定,告知其須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回單位履行脫密義務。但張小平仍然自行離所,對保守國家秘密和單位技術秘密帶來了較大隱患。
三、《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制情況》材料相關說明
鑒于以上情況,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張小平繼續履行聘用合同,按脫密期管理規定回所脫密。
2018年9月17日,根據律師意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承辦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制情況》材料。承辦人因急于達到讓其回所脫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辭失當,夸大了張小平在所參與研制項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該材料經張小平個人朋友圈發布后,擴散到網絡上,引起了較高的關注度和一些誤解、誤讀,產生了不良影響。今后,我們將加強內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嚴格、嚴謹,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
2018年9月27日
?。▉碓矗何靼埠教靹恿ρ芯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