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凍肉走私情況——
事實上,作為冷凍走私肉重災區,云南每年查獲并集中銷毀數百噸走私凍肉的事件并不少見。云南緝私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進入該省境內的凍肉基本是通過邊境線進入,西雙版納、紅河、德宏一線因地理位置特殊,成為冷凍肉走私“重災區”。
資料圖 :2016年1月,云南墨江警方查獲并銷毀105噸涉嫌走私冷凍肉制品
走私者往往將貨物運至邊境線后分裝上小貨車,等入境后,又集中裝上大貨車運往內地。在此過程中,走私者會雇用當地民眾,采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將凍品運到邊境,繼而進入國內。一個35噸的集裝箱凍品由幾十個人搬運,一兩個小時就能搬完。
境內外走私團伙勾結已經形成“一條龍”利益鏈,走私環節多、隱蔽性強,暴利等原因,導致冷凍肉走私難以根除。
走私冷凍肉無害化處理面臨問題,該如何解決?
此次村民盜挖冷凍肉事件,在引發公眾關注的同時,也暴露走私冷凍肉無害化處理面臨的一些問題。
小新了解到,一直以來,焚燒和填埋都是此前各地常用的處理方式,但是兩種方式都存在弊端。如果單純填埋,凍肉腐爛變質后對后續的環保和公共衛生產生較大壓力;偷盜行為也難以控制。而焚燒,往往會面臨選址難等問題。
資料圖 :2016年1月,云南墨江警方查獲并銷毀105噸涉嫌走私冷凍肉制品
對此,專家建議,積極引入環保科技公司等第三方單位,對走私的凍品進行統一無害化處理。目前,國內鄭州、青島、桂林等地都作出嘗試,通過科技手段將走私凍品處理成有機肥料。
對于消費者,小新也溫馨提示:在選購肉制品時,應查看肉制品的檢疫合格證,不采購無檢疫合格證的肉制品。選購定型包裝的食品時應認準QS標志,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是否標注有“食品名稱、配料清單、生產者和地址、生產日期和包裝日期、保質期限、保存條件”等內容標識。購買熟鹵食品應選擇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證照齊全的鹵菜經營店,不要到不符合衛生條件的食品流動攤點去購買熟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