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VR)等先進技術合理布局到各種金融服務場景中,為傳統金融注入活力
本報記者 閆立良
8月4日,2016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央行副行長、金融科技委員會主任、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組長范一飛指出,銀行業要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VR)等先進技術合理布局到各種金融服務場景中,為傳統金融注入活力,發揮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示范作用。
會議總結了2016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工作,評定了176個獲獎項目,涉及80余家申報單位。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e-ICBC建設項目》、中國農業銀行《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工程(BoEing)》、中國銀行《全球化系統建設項目》、交通銀行《境內外一體化全業務系統重構工程》、上海華瑞銀行《“互聯網+”時代的智慧銀行建設模式》、清算總中心《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等機構《821A品設計開發》及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等機構《***聯合印鈔機的研制》等8個項目榮獲一等獎。
2016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申報項目多、領域廣,呈現出六大特點:一是積極擁抱互聯網,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進一步深度融合;二是重視基礎服務能力建設,銀行核心系統改造穩步推進;三是服務國家全球化發展戰略,構建人民幣國際化的“高速路”;四是新興民營銀行嶄露頭角,為金融科技發展注入新動能;五是注重業務與管理模式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引領業務發展”態勢明顯;六是廣泛應用先進技術,推動金融服務創新。
“銀行業要注重先進技術與基礎技術產品研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下大力氣開發基礎軟件產品。”范一飛指出,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業務發展,銀行業在探索與嘗試新型技術架構時,應集中行業合力,加強共性問題研究,形成成果共享轉化機制。同時,要對風險保持清醒認識,推動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研發應用。央行與銀行業要加強協同合作,共同參與相關規則與標準的制定,推動監管科技與金融科技良性互動。
范一飛要求,各機構要堅守金融網絡安全的底線,狠抓安全生產,做好風險評估和專項排查,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做到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確保十九大期間安全生產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