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一艘裝載3.65萬立方米新西蘭原木的巴拿馬籍“恩施/ENISHI”號船舶安全靠泊在莆田市莆頭港口1號泊位進行卸貨作業,這標志著莆田市首個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B類)正式啟用,對外開展木材外貿航運作業。
“恩施/ENISHI”號船舶靠泊在莆頭港口1號泊位進行卸貨作業莆頭港口/供圖
據介紹,莆頭港口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B類)于今年2月下旬獲得海關總署批準設立,成為福州海關轄區4個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之一。該進境原木經營場地5萬平方米,一次性可存放原木10萬立方米,年可新增木材進口能力30萬立方米以上,可接卸在境外已實施去皮或除害處理的原木。
當天,在莆頭港口1號泊位,莆田海關、莆田邊檢站、莆田海事局、秀嶼區政府和莆頭港口等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密切配合下,4臺門機同時揮動抓斗,將原木從船舶上抓起,疊放至岸上,隨后運往碼頭后方的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
福建省莆頭港口開發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副經理陳裕過介紹,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啟用后,可為當地木材加工企業提供最大的便利,特別是莆頭作業區距離國林木業城不到1公里、距離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僅15公里,具有運輸成本優勢,能大幅度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有效促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拓展海外市場。“單就運輸成本而言,每立方米的原木可以節省10幾元運輸費,整船3萬立方米就可以為企業節省30多萬元運輸成本。”陳裕過表示,而且進境莆頭港口的原木為已去皮且除害處理過的,經海關通關后可以直接卸貨在堆場內,無需再熏蒸除害這一步驟,大大提高了效率,在時間、效率、費用方面節省企業成本。
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正是莆頭港口后方的一個木材加工區,是2006年1月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的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園區總體定位和發展目標是規劃建成集進口原木經營貿易、木制品加工、林產品倉儲展銷等功能為一體的示范園區,是我國東部沿海最大的木材加工貿易基地。目前已有入駐木材加工企業180多家,去年利用進口木材140萬立方米,完成工業產值80億元、限上商貿產值約40億元。
“莆頭港口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啟用就相當于在園區前設立了一個木材原料大超市,不僅可以容納多家客戶同時使用堆場的需求,還能幫助企業更有預期地承接訂單、拓展市場,助力園區木材產業跨越發展。”秀嶼國家級木材產業園主任林國彬說,此外,莆頭港口還與秀嶼港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互為補充,進一步增強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入駐園區的吸引力。
據介紹,近年來,莆田市商務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億噸大港”戰略,積極建平臺、育增量、挖潛力,積極對接吸引更多國內外木材貿易商來莆田落戶。莆田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莆頭港口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的啟用可進一步完善莆田口岸功能、培育臨港木材產業發展、促進港產深度融合。下一步,莆田市商務局將依托進境原木指定監管場地等口岸開放平臺,優化港口腹地木材供應鏈布局,爭取打造區域性原木集散中心,推動莆田港口從“物流港”積極向“貿易港”“產業港”轉型,助力莆田加快建設“億噸大港”。(記者 吳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