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每個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美好期盼和質樸追求。如今,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而農村養老更是養老服務體系的“短板”。近年來,我市傾力打造“樞紐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努力構建優質均衡的養老服務體系,解決農村低保、特困供養、失能、失獨、留守、高齡等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提升農村老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三江口鎮幸福養老院,今年70歲的李德華老人已生活了4年。他是該鎮新浦村村民,腳有殘疾,又孤身一人,沒有任何家人照顧,屬于特困人員。在政府的安排下,李德華住進了這個養老院。
他說:“我是一個孤寡老人,腿腳不好,以前自己生活很不方便。來養老院后,有專業的護工照料,平時和院里的老人們聊天、娛樂,生病也能得到及時救治,感到很開心、很幸福。”
目前,入住三江口鎮幸福養老院的老人共有78人,其中農村特困人員有30多位。曾經生活無人照顧的老人們在養老院里得到很好的照料,一日四餐,有護工陪護,還有多樣化的娛樂活動,大家一起聊天談心,晚年生活變得快樂而滿足。
該養老院護工徐玉香說,老人們住進養老院后,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方面都養得很好。
三江口鎮幸福養老院屬于公建民營性質,前身為三江口鎮敬老院,2018年進行改擴建,提升了硬件和軟件設施。養老院按照國家以及省市關于養老院的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提高養老護理水平。
三江口鎮幸福養老院總經理陳章粦表示,他們給老人們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特別是那些特困人員,將他們接過來,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養老院能做到如此,當然離不開我們政府的支持。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農村養老面臨著政策體系不健全、設施不完善、老年人需求不斷變化等挑戰。近年來,我市通過新建、改擴建,或對原有鄉鎮敬老院的資源整合改造提升,建設既能集中供養城鄉特困老年人,又能為農村其他特殊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功能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促進科科長林婷婷表示,我市出臺“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文件。通過新建和改擴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來推動農村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下一步,將以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為重點,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的建設,完善養老服務,彰顯民生之本。
目前,我市已建成14所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各級財政按照每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0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共投入1400萬元用于設施改造、設備添置等,打造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為周邊社會老年人提供優質住養服務,有條件的還拓展延伸覆蓋周邊的助餐、助浴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功能。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已成為我市農村養老服務的重要陣地和中心樞紐,讓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頤養。
全媒體記者 戴立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