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閘三線”工程即將正式通水平潭,打通平潭用水的“生命線”。連日來,記者走訪各家企業、傾聽群眾心聲,大家紛紛表示對通水充滿期待,希望跨越山海而來的閩江之水為平潭進一步開放開發注入澎湃動能。
人民群眾盼水至
“聽說馬上就要通水了,我們都很高興!”聽聞“一閘三線”工程即將通水的消息,平潭市民張建期待不已。
張建是玉堂村特色民宿枕海入眠的負責人。隨著暑期旅游旺季來臨,他的民宿迎來不少外地游客。“對于民宿業者來說,夏天沒有水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張建說。
張建介紹,夏季是用水高峰期,當前民宿平均每天用水量很大,隨著城鄉供水一體化鞏固提升工程的建設與“一閘三線”工程帶來的水源,平潭的民宿業者將迎來利好,經營民宿不用擔心缺水問題了。
“一閘三線”工程通水平潭,將為實驗區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這也讓實驗區的退休干部、老水利人感慨萬千,原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局長陳人壽便是其中之一。“城區人口不斷增加,淡水資源越來越緊張,2000年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平潭自來水供應不穩定,不僅影響居民生活,也成了制約平潭發展的瓶頸。”陳人壽說,“一閘三線”工程解決了平潭的用水問題,讓平潭人民靠天吃水的日子成為歷史,將對平潭的經濟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工業農業等水來
平潭肉聯加工廠是一家集屠宰、加工、冷鏈、配送、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供應鏈基地,今年5月8日正式投入生產。目前,肉聯加工廠一期以屠宰加工業務為主,而生豬屠宰正是企業用水最多的環節。
“目前用水量最大的就是在生豬的胴體、內臟清洗以及車間場地和生產線清洗等方面,肉產品需清洗干凈后才能出庫,而且要用合格的自來水清洗。工廠目前生豬屠宰量每日在280頭左右,每天用水量將近400噸,一個月用水量約12000噸。”實驗區農發生鮮冷鏈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翔說,“一閘三線”工程通水至平潭,意味著平潭生產生活用水將更有保障,企業也能夠放心生產。
除了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用水,農業種植更是離不開水資源。閩臺澳美農業發展(平潭)有限公司由金井片區澳尾村與全資臺企——福建省嵐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公司采取“村集體+企業+村民”的發展模式,引進新品種火龍果和先進的種植技術,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被評為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
“我們非常期盼‘一閘三線’工程的通水。因為火龍果田一次灌溉需要50噸的水,目前村里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都取自地下井水。‘一閘三線’工程通水后,我們就有更充足的水源,水質也會更好,對農業發展、鄉村振興都大有裨益。”閩臺澳美農業發展(平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素芳說。(作者:林伊銘 陳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