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開始穿女裝
易裝后被叫美女
小林表示,自己從大學開學的一禮拜后就在宿舍穿女式睡衣,到10月5號才開始穿女裝。同宿舍的舍友們習慣了小林的裝束,現在都很淡定。小林說:“他們都把我當做小妹妹。”一開始不知道當地的女裝價格,不敢亂買。到了國慶之后,小林在學校當地和莆田各買了一套女裝,其中一套就是白色的小西服,另一套是一件粉色的休閑長袖,小林形容它“很可愛”。
在買這些女裝時,小林都被店員詢問了。剛開始小林還掩飾說是買給女朋友的,后來就直接說是自己要穿的。小林說:“她們聽了都很驚訝,看到我的照片(著女裝),就不再說什么了,轉而要看我裝扮后的樣子。我穿給她們看后,她們幾乎都認不出我了。而我也直接跟她們說我想要做女生。”小林說對于自己的女裝打扮,看見的都人都會以漂亮、美女來評價,這點讓小林很開心,“他們都叫我美女,這我還蠻開心的,最好不要叫我帥哥,我聽了渾身會跟長了刺一樣。”
不僅如此,小林還曾偷師學習化妝,去彩妝店讓化妝師化妝,暗中偷偷學習,現在的小林學會了化妝,并且買了全套的化妝用品,每次穿女裝都會精心化妝。問到第一次讓彩妝師化妝會不會不自在,小林語氣輕松的說:“不會,因為我是女生啊。”
小學五年開始萌生做女生的想法
初中時候覺得本來就應該是女生
小林告訴記者,自己不是偽娘,而是真的想做一個女生,并計劃以后要去做變性手術。小林介紹說,自己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萌生了想做女生的想法。當時是因為看到女同學參加比賽,化妝完很好看,就想化妝。后面過渡到喜歡女裝,到了初中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應該是個女生。
“在初中的時候,中間有一段時間不太明確,但是已經可以體現出來了。比如,我的交友圈中女生居多,也喜歡與女生玩鬧,與男生交往比較少。”小林表示說,一直以來這種想法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是個女生,想通過變性手術做回一名普通的女生,將來與喜歡的男子組成家庭,抱養小孩,簡單的生活。因為從骨子里認為自己是女生,男兒身讓小林很是痛恨,期間以女裝、游戲和十字繡等來轉移自己對男兒身的介意。
父母發現后不斷帶其尋醫被診斷為易裝癖及易性癖
醫生曾讓其拜佛克制欲望
小林的父母從初中就開始察覺到兒子的異常,但是并不知道小林有易性癖,一心想做女生。在家中發現小林買的女裝后,以為他是易裝癖,就帶著小林四處求醫。在醫科大附屬醫院看過醫生,也在九五醫院看過醫生。
在莆田看心理醫生時,醫生診斷小林為易裝癖,建議小林拜佛以克制心里的欲望,但是小林說這個對他無效。而后,父母帶小林到九五醫院就診,這回被診斷為易性癖,醫生以勸導和警告的方式想“糾正”小林的想法,但都以失敗告終。知道兒子在學校穿女裝后,父母將小林帶回了家,全家進行了勸導。小林說,他現在已經跟父母表示過要變性的想法,父母極力反對,反復以“男孩子比女孩子好”的說法游說小林,想以此打消小林的念頭。
性格乖巧憧憬著以后去變性
曾在網上與男網友網戀
小林形容自己的性格,用“文靜、乖巧”的字眼,他說自己一開學就已經很出名了。因為說話比較娘,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女生的神態,一開始就讓他備受關注。在高中的時候,極少與女生交流“女生”的事情,到了大學,小林開始會與女同學交流穿衣服和化妝的心得體會。小林告訴記者說,以后要去上海或者北京做變性手術,如果有錢的話要去泰國做手術。
因為打心底里認為自己是個女生,所以小林在高中的時候談過一場網戀,也暗戀過同班男同學,只是那場網戀被對方知道真實身份后就分手了。被問到與同性戀的區別時,小林說:“有區別啊,因為我是女生,所以喜歡男生是正常的,是自然而然的。”
網友評論褒貶參半
心理專家建議平常看待
小林的照片在網上瘋傳后,網友評論褒貶參半,有網友說:“不能獨享,來來來,12漢語1班奇葩學弟亮瞎你雙眼!!!”也有網友說:“嫵媚啊!!!!”網友小小羊說:“男的這么好看,女生神馬的都弱爆了!”
對于小林這種情況,泉州心怡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葉彥琪這樣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易性癖,也俗稱為性別認知障礙。心理學認為易性癖有可能是遺傳的,但更多的是后天的環境造成,比如性發育過程中出現認知偏差。”
葉彥琪認為,易性癖和愛吃美食其實是一樣,只是一種癖好,沒有好壞之分,也不存在道德層面上的問題,只是性別認同層面上的差別。“(易性癖)這樣的人群和同性戀人群一樣,屬于社會弱勢群體,他們的需求不像一般人那么容易得到滿足,是值得同情和關心的,作為旁人應把他們當做平常人對待。”對于小林父母對兒子的極力反對,葉醫生則建議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閩南網記者 陳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