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期盼有份工作,開始新的人生。
閩南網9月12日訊 整個身子坐在木板車上,僅有的右手握著小木塊,用力地在地面一劃,木板車就往前滑行——32歲的惠安男子曾林法,就這樣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他最近10年里,唯一的“行走”方式。
10年前,他在一場意外中失去了雙腿和左手,曾經頹廢地成日昏坐度日,也曾沿街乞討。但曾林法說,他最羨慕也最佩服報紙、電視上那些厲害的殘疾朋友——雖然殘疾,但依然活得很精彩。他說,自己也想要那樣的生活。
昨天,他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求助,希望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簡短的求助電話
“我是個雙腿殘疾的殘疾人,我想做一點自己能做的事,自食其力。我想你們幫我找一份合適的工作,我不想像現在這樣生活了!”昨天上午11點,海都熱線通968111接到這樣一個求助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名自稱姓曾的男子,他說自己沒找過工作,希望我們能幫他。
這通電話很簡短,男子對自己的情況并沒有說太多。即便是在記者與他電話聯系時,他仍然有些猶豫,只是一再強調想找份工作,并說自己的情況很特殊,還禮貌地問:“能不能見面再說?”
昨天下午3點多,我們如約來到刺桐路上,見到了木板車上的曾林法——直到這時,我們才知道,曾林法不僅雙腿高位截癱,而且左手也只有個空蕩蕩的袖管。“沒了,都沒了,已經是一級殘疾了,就是最嚴重的那級!”邊說話,他邊把木板車“劃”進路旁的巷子里,因為巷子里來往的人少些。
“混日子”的10年
“我經常想,自己真的很沒用!”在巷子里,曾林法才愿意一點一點地說起過去。說到激動時,他拿右手指著胸口說,“不是身體上的痛苦,是心里痛苦,心里受折磨。”
曾林法說,他的雙腿和左手,是2001年末失去的,當時在漳州郭坑火車站遭火車碾壓。至于事故的具體詳情,他閃爍其詞。沒出事前,他在石材廠做雕刻。那一年,他二十出頭,還沒來得及開始夢想“成家立業”,人生一瞬間就變了。“什么想法都沒有了,就整天整天地在惠安涂寨家里呆坐,讓家里人養著!”曾林法回想起來覺得挺不應該的,一荒廢就是5年,什么事都沒做,覺得什么都沒意思。
“在農村,年輕人很少呆家里,后來覺得坐不住了,才從老家來泉州!”這五六年來,他的日子基本是劃著木板車,沿街乞討,再加上每個月幾百元的殘疾補貼,就這樣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人家看我這樣可憐,也都同情,不會為難我。”曾林法很少跟人說,他其實并不想乞討。
自食其力的夢
曾林法說,找工作的想法,是幾個月前開始萌生的。不過,也并不是突發的念頭。“我認識一些朋友,也是殘疾人,他們包了一些手工活,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我也想那樣!”曾林法說,他特別關注電視、報紙上報道的殘疾人故事。他很羨慕他們的堅強和勇氣!
“我覺得,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我一定會把它做好。我這個人還是比較踏實,責任心也很強,做一件事情不會三心二意,只要下定決心就一定會努力的!”
其實,曾林法也暗暗地“考察”過一些職業——比如,賣福利彩票、體育彩票,或者照看食雜店等。不過畢竟有10年沒工作過了,他知道的職業太少太少。“希望熱心人也幫我出出主意,給我一些好的建議,幫我留意有什么合適的工作可以做!”
起初,曾林法一直回避著鏡頭,但在采訪快結束時,他很大方地說:“拍吧,就這樣正面地照,想工作,這是一件好事吧?”他想要的,只是一份合適的工作,能讓他用單手開始新的人生。(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李秋云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