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中共光澤縣委、光澤縣人民政府組織了一場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的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沿著十四五規劃的路線,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
中共光澤縣委、光澤縣人民政府組織了一場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的義務植樹活動
“1998年光澤遭遇了特大洪災;1999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光澤慰問,在這里親手種下一棵香樟。”活動開場,以短視頻的形式回顧了光澤生態文明建設的起點。習近平同志關于光澤生態保護的叮嚀,成為光澤上下努力的方向。如今,當地森林覆蓋率已從1998年的71.3%提升到了81.77%,高于全省15百分點。
除了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光澤縣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納入全縣績效考評,把綠色生態理念貫穿城鄉規劃建設全過程,通過綠水維護補償機制、林木結構調整、無廢城市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等一系列措施,讓生態建設成為干部群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覺行動,打造出了全域化格局。經過努力,光澤大氣環境和水環境質量分別達到國家一級和二級標準,榮獲了“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無廢城市”“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全國內陸水域首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就在活動當天,還為被授予了“2020福建省森林村莊”的光澤東山村、桃林村、牛田村、油溪村舉行了授牌儀式。
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的同時,當地政府還制定了一條特色的“生態變現”之路:以生態引進龍頭,以龍頭輻射產業,以產業帶動就業,通過做大自然資源資產總量,實現經濟效益轉化。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生態產業簽約儀式,投資總額達8.5億元的圣新能源生物質發電項目、光澤縣森林康養建設項目、中藥材提取加工及特色醫藥林業資源小鎮項目、田園綜合體稻漁共生產業鏈建設項目等順利完成了簽約。
中共光澤縣委書記余向紅表示,要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之以恒推進“中國生態食品城”建設,全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著力為農業種下“綠色”希望,為工業貼上“綠色”標簽,為城市書寫“綠色”未來,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植樹活動現場,在中共光澤縣委書記余向紅的帶領下,百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入黨初心。
除了黨員,還有勞模、疫情防控先進代表、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優秀團員代表、各戰線先進代表、新黨員代表等近兩百人,在杉關龍樟生態文化園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挖坑、澆水、培土,最后給樹苗掛上填有自己姓名的“身份證”——在組織方的特意安排下,參與者和所植樹有了更深的“認養”關系,增強了大家愛綠、植綠和護綠的意識。參與活動的方女士說:“種下綠色的同時,我感覺對美好生活的愿景也在生根發芽。”(記者陳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