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7時57分,臺灣海峽(北緯23.28度,東經118.60度)發生6.2級地震,南平市部分地區有明顯震感。在地震突然降臨之時,南平市南平一中、南平三中、順昌金橋學校等多所學校不約而同地立即組織學生安全有序地跑出教室,到操場避險。
據南平三中七年級(15)班班主任陳俏回憶,當時自己和其他8位老師在五樓辦公室備課,由于所在樓層較高,所以感覺特別明顯。“起初感覺桌子有點搖晃,隨后便看到空調上的植物以及邊上的飲水機都在震動,那一刻我們斷定是地震了。大家立即站了起來,根據平時的演練經驗迅速地分層到各班通知,以最快速度組織疏散。”陳俏告訴記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4分鐘內,全校2000多名師生都得到安全撤離。
南平三中政教處主任張和文說,此次撤離快速、有序,正是我們平時加強疏散演練最想看到的效果。“從監控視頻上可以看到,孩子們不僅不慌亂,還十分有序地聽從老師的指引撤離。”
南平三中七年級學生黃紫萱、姚昊辰等幾位同學告訴記者,得知地震的消息后他們并不緊張,腦子里第一反應是掛在樓道里的“教學綜合樓安全疏散示意圖”,畢竟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進行疏散演練,步入初中后,短短三個月時間里,學校又組織了三次,“正因為知道疏散的步驟,所以不怕”。
當天,除了南平三中外,南平一中、順昌金橋學校等多所學校也都第一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本能反應。”南平一中高三年段段長胡燕平表示,安全永遠是第一位,可能今天只是虛驚一場,不管災害是否降臨,這樣的防范意識都必須一直有,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記者從市教育局校安科也了解到,為不斷提高師生逃生避險和自救自護能力,南平市始終按照《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操作規程的有關要求,全面落實應急疏散演練制度,做到中小學校每月、幼兒園每季度、高等學校每兩個月至少開展一次防暴恐、防震、防火、防泥石流、防踩踏等應急疏散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