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傍晚,寧德市區北岸人民公園街頭運動場,籃球場上不時傳來精彩進球后的喝彩聲,綠茵場上足球愛好者揮汗如雨來回奔跑,場外老人小孩悠閑散步。
“有了這個運動場,這一帶晚上一下子熱鬧起來。等對面華僑大廈投用,南北岸原來的‘暗處’一塊塊補上,就更美觀宜居了。”家住華府豪庭的毛淇高興地說。
毛淇口中的運動場和華僑大廈都是寧德市今年實施“十個十”為民辦實事項目的百個子項目。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寧德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的實際行動,通過前期詳細調研、科學規劃,決定推進“十個十”民生項目建設,以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營造有溫度、有厚度、有幸福感的城市。
“十個十”民生項目具體包括十個口袋公園、十個城市充電站、十個路段無障礙設施、十個街頭運動場、十個重點路段花化彩化、十個路口改造、十個公廁、十個老舊小區改造、十個立體停車樓、十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建設涉及群眾日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既關系城市的“面子”,也關系城市的“里子”,突出解決重點群體、民生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廣大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為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調研,破解困難問題。如街頭運動場、口袋公園的選址,充分考慮方便群眾,而人口集聚的小區旁要擠出用地非常困難。在中心城區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市里全力挑出好地塊用于民生項目建設。”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關乎民生關切,推進爭分奪秒。“雨季影響施工,我們加大人力物力,確保工程進度,在全體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不懈努力下,我們于9月25日保質保量完成了人民公園運動場建設。目前,街頭運動場已建成8個,其他地塊也將于近期建成。”街頭運動場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說。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雖已深秋,但最近市區的富春路、風華路、萬安東路等路段愈發美麗,樹種多了,顏色靚了,這也是“十個十”民生項目建設的成效。“我們將原有長勢較差、病蟲害嚴重的行道樹,更換為大腹木棉、黃花風鈴木、火焰木、黃連木等適合寧德本地生長的開花或色葉喬木,并對部分路段灌木、地被及樹池等進行提升和土壤改良。同時,首次運用花境的設計方式營造道路綠化空間,并種植多年生植物降低養護成本。”市住建局工作人員說。
民生四季皆有花。為將花化彩化工程做細做精,相關部門在樹種花種選擇上做了科學細致的考慮,比如種植黃花風鈴木,每年4—5月形成繁花滿樹的林蔭街區;環北港濱水帶則打造成四季有花、舒適休閑的親水步行空間。
行車有美景,散步有公園,“十個十”民生項目推進,讓市民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每天傍晚,家住泰禾紅樹林小區的張建影會帶著孩子到南大塘濱河綠地“口袋公園”散步,新建成的公園更顯安逸靜美,路邊的草地和樹木郁郁蔥蔥,滿眼的綠意讓人心曠神怡。口袋公園作為社區公共生活空間的補充,為群眾日常生活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公共空間。
民生項目聚焦宜居。寧德組建城市更新指揮部、城市更新公司,為城市更新工作順利推進做好要素保障,一方面完成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可行性研究和“十四五”行動計劃編制,另一方面分批次推進蕉城區繼光花苑等10個老舊小區改造,解決群眾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原來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現在是干凈整潔的瀝青路,小區內臭水溝也不見了,舊貌換新顏。”九龍商城業主劉先生說。
寧德還緊扣交通品質提升,重點加快連城路、漳灣大道、環東湖核心區域路網、東僑工業園路網、車里灣基地路網等關鍵道路建設,推進寧川路、天湖路、富春路、金漳路、疏港路等主干道10個路口改造;針對殘疾人、老年人、孕婦、兒童等社會特殊群體的通行需要,以環東湖北岸區域為示范點,集中力量進一步提升閩東東路等10個路段的無障礙設施,提高通行能力,切實解決城區道路“腸梗阻”和群眾出行堵、出行阻等問題。
百個民生小項目,匯聚起民生大幸福。來自泉州的鐘秋生畢業后留在寧德工作,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幾年前路上還少見電動車,現在處處可以充電,步行十幾分鐘就有公廁,一兩公里內就有公園,既有傳統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現代便捷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還非常好。最近建設的‘十個十’民生項目又將城市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這種幸福感和獲得感是實打實的。”鐘秋生說。
截至目前,“十個十”民生項目中口袋公園已建成9個,城市充電站已建成8處,10個路段無障礙設施全部完成,街頭運動場已建成8個,重點路段花化彩化及立體綠化已建成7個,路口改造已建成1個,公廁已完成4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部動建,3個立體停車場積極推動中,10個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
“中心城區‘十個十’民生項目,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人居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十個十’民生項目建成,成效將逐步顯現。”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單志強 張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