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寧德市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長足發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健全完善,科普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7%,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城市的要求相適應。近日,市政府辦印發《寧德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上述目標。
“三通兩平臺”2020年覆蓋中小學
根據這一總體目標,“十三五”時期,寧德市將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普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青少年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技教育,增強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水平提升。完善高等教育階段的科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大學生創新創造創業激情,提高大學生科學研究和就業創業的能力。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學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動有效銜接。
具體措施上,值得一提的是,寧德市將推進義務教育階段的科技教育。重視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到2020年實現“三通兩平臺”在全市中小學的全覆蓋。“三通”指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從三個層次實現連接,連接學校、連接課堂、連接個人;“兩平臺”指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2020年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達10萬
方案提出,將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圍繞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糧食安全等,貫徹黨和國家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普及高效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鄉村文明等知識和觀念。加強農村科普信息化建設,推動“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服務現代化。著力培養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科技、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全面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到2020年,全市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10萬人。進一步加大對老區、山區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提高農村婦女和農村留守人群的科學素質。
寧德市將加強農村科普公共服務建設。將科普服務站、科普宣傳欄等科普設施納入農村綜合服務設施、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等建設中。加強文化與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建設,培訓1000名文化與食品安全協管員。加強老區、山區的科普服務能力建設,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的服務力度。此外,寧德市將加快推進農村科普信息化建設,鼓勵和支持農村青年利用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建設一批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園、示范鄉鎮、示范村、服務站點。(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