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寧德市2017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市委市政府工作檢查總結會召開。市委書記隋軍、市長郭錫文出席會議并講話。
寧德市委市政府工作檢查于7月5日至7日、12日至14日分兩個階段展開,主要檢查各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圍繞“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中心任務,開展“一轉三抓比貢獻”活動,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經驗、新成效。工作檢查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進作風、輕車簡從、工作務實,實地考察了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城鄉統籌、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50多個項目。
隋軍在講話中指出,從工作檢查中可以強烈感受到各地服務全局的責任擔當、加快發展的成效亮點和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通過工作檢查,各地互學互看、比學趕超、爭先創優,進一步提振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激發了“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信心決心,工作檢查富有成效。
隋軍指出,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和淘汰落后產能的艱巨任務,全市上下頂著壓力干,迎著困難上,發展思路不斷完善、新舊動能加速轉換、項目招商成效明顯、環境問題有效整治、金融環境明顯好轉、扶貧惠農持續強化、擔當作為形成導向,經濟運行呈現出“低開穩走、穩中向好”的態勢,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我們要肯定成績,正視差距,始終保持發展定力,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隋軍強調,要認清形勢,迎難而上,力爭實現全年目標。她指出,從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和寧德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下半年經濟運行總體會好于上半年、發展利好因素會多于上半年,機遇大于挑戰、動力大于壓力。全市上下要從宏觀大勢中分析利好,從自身條件中挖掘潛力。下半年工作總的要求是:緊盯目標不動搖、狠抓發展不放松,持續加大“干”的力度,夯實“穩”的基礎,鞏固“好”的態勢,積蓄“進”的后勁,確保全面實現全年既定目標,以良好業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重點要抓好七個方面工作: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興產業補鏈建群,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在項目投資接續上下功夫,全力推進三都澳新區建設,加快項目落地建設進度,持續強化招商引資,加快實施工程包,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在推進生態環保上下功夫,認真抓好環保突出問題整改,確保問題整改不反彈、不短暫、不表面,加強監管,防止出現新的問題;在強化財稅金融上下功夫,努力培植財源,強化征管財稅手段、加強協調調度、挖掘增收潛力,進一步抓好企業信貸風險防控和金融服務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以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勇氣和決心,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在補齊民生短板上下功夫,下大氣力抓好脫貧攻堅等工作,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在安保維穩上下功夫,加強對信訪積案的化解,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隋軍強調,做好下半年工作,關鍵在“干”,關鍵靠落實。要堅定信心抓落實、提振精神抓落實、強化督查抓落實。
郭錫文指出,上半年,全市上下頂住去產能等多重壓力,經濟發展總體處于合理增長區間,下半年隨著鋰電新能源、冶金新材料等產業鏈項目產能加速釋放,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且總體將好于上半年。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咬定年初既定目標不變,加快攻堅突破、努力彌補缺口,堅持穩中求進、奮力加快回升,確保三季度再上一個新臺階,年底全面實現年初預期目標。
郭錫文強調,一要抓產業、強實體。做大做強新能源、冶金新材料支柱產業,抓緊推進中銅項目建設,改造提升電機電器、合成革、船舶修造、鋼鐵等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旅游、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水產、茶葉、食用菌等特色現代農業。二要抓項目、促投資。加快推進三都澳新區、北部新城、溪南半島產業區等“環三”核心區建設;堅持分專題、分領域研究推進,加強交通、水利、城鄉等基礎設施投資,加大工業投資力度,提升房地產開發投資。三要抓融資、防風險。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政銀企對接,注重與各銀行聯系交流,爭取更多銀行支持寧德市企業發展;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抓緊設立發展基金,加強國資國企改革,推進企業上市,同時要抓好財稅增收和金融風險防范工作。四要抓招商、增后勁。加大產業鏈精準招商力度,抓好“9·8”投洽會及現代服務業專場對接會、第七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節等招商活動,加強招商項目對接落地,確保招商工作取得實效。五要抓民生、補短板。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加快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等民生社會事業補短板,持續推進環保問題整改。六要抓安全、保穩定。全力做好防汛防臺、安全生產、食品安全和信訪維穩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智勇通報了寧德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記者 吳建明 蘇晶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