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新臺階、建設新龍巖,繁榮經濟是關鍵。而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則是經濟繁榮的基礎。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從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到市第五次黨代會,我市集聚全市智慧力量,為龍巖發展指明科學的方向:圍繞做大做強“365”產業,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構筑大平臺、發展大產業,推動產業鏈高端跨越,打造龍巖產業升級版。
回望過去的發展歷程,全市上下只爭朝夕。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一代的閩西兒女接力弘揚蘇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持續拼搏,取得較大成效——
進入《福布斯》全球2000強金屬礦業公司前十榜單的紫金礦業參股投資西藏謝通門縣雄村銅礦,已于日前完成前期,開始全面進入采選聯合階段,為紫金礦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5月,龍凈環保公司以實現銷售收入58億元、凈利5.6億元的業績成功入選2015年全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8月18日,中外合資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重組交接儀式,現場簽訂了首批3.5萬輛純電動物流車訂單合同。重組后的新龍馬,生產經營已步入正軌,開啟了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新征程;
軍民融合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兩年來,全市累計與部隊及軍工企業簽訂合作項目82個、總投資485億元,20家企業8大類產品實現“民品參軍”
……
攻堅克難,負重爬坡。但唯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唯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龍巖優勢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增長亮點不斷涌現,成為龍巖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我市培育了10個百億產業、3家百億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1年提高4.1個百分點;成功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空氣污染治理設備產品質檢中心、國家級礦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龍凈環保項目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古田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據、一個個成功的探索實踐都印證著龍巖要實現“十三五”的全面轉型、加速崛起、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產業興市就是必然選擇。
產業興市戰略,已然在全市形成共識。
一股產業興市的雄風,正在閩西大地上激蕩。
今后五年,我市進一步打響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注入新興增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市委把準龍巖經濟發展之脈,勾勒出產業發展新愿景——
實施“千百億培育工程”。到2020年,培育形成有色金屬、機械制造、文化旅游等3個產值超千億元的主導產業集群,培育形成10家超百億元龍頭企業,培育形成20個產值超10億元的品牌產品。
推動“龍巖+”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產業跨界融合的乘數效應,加快發展“互聯網+”“礦業+”“制造業+”“農業+”等一批“龍巖+”,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加快成長,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
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園區。按照“一園區一主導產業”布局規劃和“一縣一優勢產業”發展方向,加快推動園區向集群化、高新化、特色化發展。到2020年,培育形成10個百億產業園區,力爭培育出千億級產業園區。
制定產業興市戰略,繪就龍巖發展壯美圖景。說明我們鼓勵什么、限制什么,促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條,提高產品檔次和技術含量,進而培育產業優勢和競爭力。而這,正充分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
產業發展有一個內外合力推動、逐步培育壯大的過程。如今,在任重道遠的產業興市新征程中,我們已經邁出堅實的步伐。全市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一手拿望遠鏡”,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枝,“一手拿放大鏡”,放大優勢,尋找新的增長點。,一方面,致力于持續打好項目落地攻堅戰,圍繞產業轉型方向和重點,策劃生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引領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發展,加快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和發展后勁。一個個項目相繼策劃生成、落地投產,成為建設創新型工貿旅游強市的新引擎。
——上杭太陽銅業有限公司年產2萬千米船用電纜及數據電纜項目一期,已投入批量生產,成為相關軍工企業的采購產品,更為今后增長、發展培育出新動能。
——龍馬環衛率先在國內攻克了環衛裝備領域季節性限制的重大技術難題,提升了環衛車輛的使用效率。近日,國內首創的福龍馬全天候洗掃車成功下線。
——著力培育文化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全域旅游帶動全域經濟、促進旅游富民,武平縣的全域旅游打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
春風浩蕩,其勢已起,趁勢而上,恰逢其時!
再上新臺階、建設新龍巖的任務艱巨,需要新時期的閩西兒女,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堅定不移地走產業興市的發展道路,朝著現代產業新高地的目標穩步邁進,在閩西這塊紅土地上續寫龍巖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