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扶貧資金專項巡查結束后,日前上杭縣紀委作出處理決定,111名干部被問責。處理決定公布,起了強烈的震懾作用。28日,上杭縣紀委又下發方案,啟動2016年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檢查工作,嚴厲查處干部套取、貪污、冒領、截留、挪用扶貧資金等各類違規違紀問題,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去年10月,上杭縣紀委把查處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作為堅決整治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重點,成立專項巡查組對2014—2015年全縣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巡查,發現問題線索44條,涉及干部百余名。
各種違規違紀問題隨之浮出水面:農村危房改造審查流于形式,優親厚友將不符合條件人員列為低保對象,制作農民技能培訓虛假材料套取補助資金,工作疏于管理致使扶貧資金被貪污……凡此種種,嚴重影響了扶貧惠農政策的落實。
對此,該縣紀委監察局堅持“無腐不可反”“無往不可咎”“無眾不可責”,厘清干部在履職過程中的責任,綜合運用“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等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迅速處理問題清單所涉及的111名黨員干部,其中1人被移送司法機關,黨紀立案21人、誡勉談話59人、通報批評30人。多起案件極具普遍性、典型性——
上杭縣農業局下屬的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在管理使用“陽光工程”培訓資金過程中,存在違規接待、違規發放補貼、虛列開支騙取資金等問題。負有領導責任的縣農業局局長和分管副局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直接責任人、培訓中心主任馮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老家在蛟洋鎮陳坊村的一公職人員,本不符合農村居民危房改造補助資格,因審查不嚴讓他獲得危改補助金1.6萬元,造成不良影響。經層層追責,該公職人員以及縣農業局分管領導、蛟洋鎮掛村領導等7名干部受到問責處理,另2名相關責任人被責令解聘。
舊縣鎮扁山村村主任黃貴培于2013年從鎮扶貧辦提取3萬元扶貧資金,至案發前仍未入村財務賬,涉嫌貪污,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111名干部的問責處理,起到強烈震懾作用,給精準扶貧工作校正了“準星”:縣、鄉、村三級干部緊急“充電”,認真研讀黨紀條規和扶貧政策,避免違規觸紀;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一改以往“見章蓋章”的做法,組織鄉鎮干部對村級上報的貧困戶挨家挨戶走訪確認。對全縣貧困戶進行重新核定,經過入戶調查、多次公示,甄別確定貧困戶共5502戶18252人,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
短評用鐵紀鋼規為扶貧資金加上“安全鎖”
一次專項檢查,111名干部被問責!對于上杭縣紀委的“鐵腕”查處,群眾拍手稱快,干部深受震撼。這個結果,表明我們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多發頻發,必須嚴肅正視、嚴格監管、嚴厲查處,以“零容忍”態度揪出盯上扶貧資金的“蛀蟲”。
隨著各地扶貧資金逐年增多,扶貧工作“含金量”越來越高。但有些地方由于監管不到位,本應用在刀刃上的扶貧資金,卻被一些基層單位和黨員干部套取、貪污、冒領、截留、挪用,扶貧領域中飽私囊、優親厚友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資金流失,嚴重影響了扶貧惠農政策的落實,極大地傷害了群眾感情。
當前,我市正在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各地應建立健全扶貧資金使用監督制約機制,充分發揮紀檢、審計、財政等部門的監督作用,對資金預算、使用、結算等環節認真進行把關監督。同時加大違規違紀問題查處力度,嚴肅查辦基層干部在扶貧資金、惠農補貼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把紀律挺在前面,在緊盯“關鍵少數”的同時管住“大多數”,用鐵紀鋼規為扶貧資金加上一把“安全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