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福州自貿區“兩區六片”的功能定位已初步確定,根據總體安排,福州自貿區將要打造成為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合作示范區、兩岸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基地、兩岸先機制造業合作基地和兩岸電子商務試驗區。
“兩區六片”范圍劃定
根據方案,福州自貿區主要集中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福州保稅港區,具體細分為6個片區。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涉及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含福州保稅區0.6平方公里(已全區封關)和福州出口加工區1.14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0.436平方公里)。具體又分為4個片區:馬江—快安片區東至紅山油庫,南至閩江沿岸,西至鼓山鎮界,北至鼓山麓;長安片區東至閩江邊,南至亭江鎮東街山,西至羅長高速公路和山體,北至琯頭鎮界;南臺島片區東至三環路,南至林浦路,西至前橫南路,北面以閩江岸線為界;瑯岐片區東至環島路,南至閩江碼頭進島路,西至閩江邊,北面以規劃道路為界。
福州保稅港區規劃面積9.26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2.43平方公里),分為兩個區:A區東至西港,南至新江公路,西至經七路,北至緯六路;B區東至14號泊位,南至興化灣,西至灘涂,北至興林路。
各片區發展重點明確
相關人士指出,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強化兩岸高新產業合作和服務貿易合作,重點發展信息、環保等先進制造業,突出海洋經濟合作,配套發展文化創意、會展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
其中,馬江片區圍繞中國船政文化,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布局發展游艇產業,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加強榕臺合作,大力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重點發展工藝美術、動漫游戲、設計創意、現代傳媒四大業態,促動文化創意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快安片區優化提升電子信息、物聯網、生物制藥、節能環保設備、精密機械等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打造兩岸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加大引才引資引智力度,加強與臺灣及國外發達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分工合作,重點圍繞通信、汽車等消費電子產品,建設芯片設計、制造、電子封裝、測試產業鏈,強化電子信息價值鏈提升;大力發展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節能電子、IC設計、通信及消費電子專用芯片、納米芯片和生物芯片等產業;切實提升區域金融業的服務發展能力,按照連接兩岸、服務海西、輻射全國的總體定位,深化金融改革,推動金融創新,促進金融區域融合,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長安片區重點打造機電和賽車部件制造等高端機械制造產業集群,集中發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新興產業集群。
南臺島片區重點發展會展業,以品牌化、大型化、專業化為導向,大力發展多門類、高檔次、強輻射的現代會展業,吸引國際會展公司和會展承辦機構落戶,爭取申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業博覽交易會、臺灣農產品展銷會、兩岸服務合作論壇等具有較大影響的全國性兩岸大型會展和大型節慶活動,打造省級專業產業展覽中心和海峽兩岸區域性會展中心。
瑯岐片區重點發展海工裝備制造產業和海洋現代服務業,形成高端臨海產業集群。
福州保稅港區對接臺北臺中
福州保稅港區依托天然深水良港,海鐵聯運及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優勢,對接臺北、臺中自由經濟示范區,重點發展國際航運,國際貿易以及現代物流業,打造連接兩岸、服務周邊地區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國際汽車運營中心。加強與臺灣物流業的合作,增加榕臺集裝箱班輪航線,加強對臺客貨滾裝碼頭建設,推動兩地物流信息網絡互相銜接,加強江陰與基隆港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推進在馬尾臺商投資區和其他臺資企業密集地區開展海關保稅物流中心試點。加強榕臺兩地港口對接,發展對臺貿易采購、國際中轉等業務。
福州保稅區依托區位及政策功能優勢,重點發展進口食品及大宗商品展示交易、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和冷鏈物流產業。做大做強電子商務服務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推動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集成創新,積極與平潭進行對接,探索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打造成為面向全國和海峽兩岸的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創新中心。
更多內容請關注專題:福建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