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燈結彩的古街古鎮品嘗地道小吃、試穿傳統服飾、欣賞傳統技藝、感受民俗風情……從美食到服裝,從文創產品到環境體驗,這個春節,各類充滿“蝦油味”的福州元素強勢崛起,掀起此起彼伏的消費新熱潮,展現出強勁的經濟活力。
“我們嘗了茯苓糕、橄欖汁、花生湯和芋泥,很好吃,準備再買一些芋泥帶給家人朋友。”三坊七巷里,每家銷售福州特色美食的門店都排滿了長隊,山東游客陳女士給福州小吃打出了五星好評。
特色小吃人氣高漲的同時,各大閩菜餐廳同樣座無虛席。據市商務局統計,春節假期隨機抽樣85家餐飲企業,春節期間營業額累計達8223.8萬元,同比增長13.3%。“春節生意很火爆,平時晚上9點歇業,這幾天都要干到11點。”一家主打福州菜的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個龍年,中式服裝穿搭成為很多年輕人的新年時尚。在三坊七巷、上下杭,處處搖曳的漢服和馬面裙,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隨著越來越多經典國貨煥發新活力,曾經“如隔云端”的傳統文化正不斷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得物App數據顯示,2023年國潮國貨消費中,“95后”“00后”群體成為主力,占據了國潮國貨消費的82.6%。
此外,福氣滿滿的傳統民俗在春節假期同樣頗受市民游客青睞。不少博物館和商場將非遺體驗、民俗演藝等活動巧妙融入參觀和消費,可見、可親、可傳播的福文化掀起消費熱潮。“我看了提線木偶表演,還自己動手做了扇子和紙龍,很有意思。”福建民俗博物館內的傳統手工體驗項目區,9歲的小游客林銘一邊感受中國傳統年味,一邊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他的手工作品。
此外,帶有龍元素的黃金飾品頗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一家連鎖金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里多款龍年式樣的戒指和項鏈已經斷碼,“進店的客人有七八成都是問龍年產品的。”
據市商務局統計,福州市春節商貿促消費活動拉動消費超33.2億元。可以預見,隨著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持續增強,充滿特色的福文化及傳統文化將不斷賦能消費新業態、激活消費新動能。(記者 吳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