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年味漸濃,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置辦年貨,迎接農歷春節的到來。為了守護萬家燈火的安寧,有不少人仍堅守崗位,消防員就是其中之一。對他們而言,越是百姓團聚、歡慶的日子,執勤任務越重。
近日,記者來到了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區里的一處消防救援站,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上午9時,走進福州三坊七巷,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年味,耳畔所聞的是閩韻戲腔,眼中所喜的是張燈結彩,人流如織,熱鬧非凡。而駐守在這里的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廣場國旗護衛隊)的消防員們卻一如既往,穿著搶險救援服,身邊擺放著滅火器和消防水帶、水槍,神態威嚴地佇立在三坊七巷景區大門口的執勤點位上,默默守護著喧囂的街區。
“歲末年關,三坊七巷景區的游客數量迎來小高峰,加上冬季天干物燥,給古厝防火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強化消防安全。”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消防員范良騰介紹,被譽為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三坊七巷是福州一張地標名片。坊巷悠悠,庭院深深,以南后街為中軸,西邊三座坊、東邊七條巷,串聯起約270座古民居,包括林則徐、嚴復、冰心等歷史名人舊居。連綿成片的木質建筑群最怕火,消防員們每天都要進行防火巡查服務,宣傳消防知識,查改火災隱患,講解防火滅火常識。
從三坊七巷大門口遠遠望去,可見4名消防員馬不停蹄地穿梭在巷子里排查火災隱患。陳彬彬是其中一名執勤人員,他是站里為數不多的“00”后,看似年輕憨厚,但他卻格外清楚自己的使命,總是義無反顧地守護著組織托付于他的一畝三分地,揮灑著他的家國情懷。
“從街道到巷內、從一磚一瓦到樹木草坪,我們每天都要對古厝來回巡查十幾遍,尤其是新春佳節,這樣的巡查更為頻繁,也更為精細。”據陳彬彬介紹,雖然春節的執勤任務繁重,不能回家團圓,但因為自己的用心守護,讓坊巷變得更加平安溫暖,他就心滿意足了。
謝海金是防火巡查隊員之一,他主要負責每天到坊巷里,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進行火災隱患排查、消防安全宣傳以及服務轄區群眾。陽光熱情的他,在“淡”如平常的年味里,總是積極為前來游玩的游客答疑解惑、普及消防知識,主動幫轄區留住戶免費安裝煙霧報警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的一句句溫馨提示,讓前來游玩的市民在欣賞古厝美景的同時學習了消防安全常識;他的一個個暖心幫扶,讓群眾感受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鄰里溫情。
鄧銘豪跟謝海金一樣也是執勤人員,但不同的是他還是一位消防宣講員。站里設置的5個微型消防站,他要趕在春節前對這幾個微型消防站進行滅火技能培訓,牽頭組織大家開展區域聯合演練。每個時間段還要對商鋪、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消防培訓和滅火逃生演練。
“鄧銘豪這小伙子很細心,他在進行消防培訓過程中,發現我們的消火栓過期,還有人員不會使用滅火器,他會非常耐心地給我們員工培訓,而且講解的時候很生動,我們都很愿意向他學習消防知識,事后我們店里的員工都夸他是最帥的藍朋友。”南后街一店鋪負責人說道。
今年春節是鄧銘豪在崗過的第五個春節,他說“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過年不能與家人團聚,心里挺難受的,后來漸漸地認識到,百姓過節消防過關的職責使命,心里不僅坦然接受了,反而覺得守護百姓平安很自豪。”
中午13時,來到三坊七巷消防服務站的智慧指揮室,范良騰和三名消防員正在值守,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屏幕上播放著高空火眼預警系統傳回的實時畫面。范良騰介紹道,在街區的南北最高樓分別布設全景相機和云臺相機等,通過超高清攝像頭居高臨下俯視取景,8路傳感器同步曝光、拼接畫面,生成南北兩張、實時實景、180度視角的實景地圖,實現對景區的空中總覽,以此對街區進行24小時全天候全方位監控,為古厝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火墻”。
同時,還有全自動無人機巡檢系統,賦能守護古厝安全。該系統由超輕無人機、全自動無人機場、四維管控平臺三個部分組成,系統可預設多條定時自動飛行路線,實現周期自動巡檢模式。在日常系統自動定時作業時,一旦突發火情災情需要偵查,可以手動接管設備進行指點飛行。
“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湯蹈火。”無論是科技賦能,還是雙腳丈量,透過這深邃的坊間巷里,一定都能看見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這群年輕人忙碌的身影,他們在穿梭逆行閃爍著榕城最明亮的底色。
17時10分,夕陽西下,防火巡查歸隊后的消防員一刻未歇,急急忙忙換上禮服、穿上馬靴,在操場熱身訓練后,登上禮賓車前往福州五一廣場執行降旗任務。17時35分,微風輕輕拂過福州市五一廣場,領略著都市樓宇間張燈結彩、喜慶祥和的濃厚節日氛圍。國旗臺前,國旗護衛隊整齊列隊,莊嚴肅立。
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日日夜夜如此,年年歲歲亦是如此,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早已習以為常。任憑時代如何變換,從滅火救援到火災預防,從服務駐地到護衛國旗,從守護古厝到竭誠為民,三坊七巷救援站在烈火中鍛造的忠誠隊魂不變,在國旗下鑄就的愛國為民的宗旨不變。(記者 陳楠 通訊員 林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