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狗上崗 巡檢更智能
福建省首套四足電纜巡檢機器人在榕投用
21日,在福州220千伏東蓋線電纜隧道內,一只外形酷似小狗的機器人正邁著四條腿“游走”在設備之間的通道上。只見它靈活地上下樓梯,并不時停留探頭掃描電纜。這是福建省首套四足電纜巡檢機器人,目前已在福州投入使用。
相比傳統人工巡檢,機器狗有哪些不同?“它不僅能代人巡檢盲區,還能大幅提升巡檢質效。”國網福州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工作人員周凌志告訴記者,傳統電纜通道巡檢以“人工巡檢、手動記錄”方式為主,工作量大,運維效率低;四足巡檢機器人不僅可替代傳統的人工巡檢,還可深度融合巡檢規程、周期性巡檢計劃和人工巡檢內容,對資產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針對性地進行缺陷與狀態評估,能夠及時發現95%的電纜線路外觀缺陷、發熱故障及通道火災等異常情況并上傳至平臺,實現精確的故障實時預警與初步響應。
據介紹,此次投用的四足巡檢機器人具備全地形適應能力,能跨越20厘米高的障礙與臺階,并攀爬30度的斜坡。由于搭載高精度的激光雷達與深度相機,其還具備復雜地下環境下的自主定位與導航能力。
機器狗如何日常巡檢?據了解,四足電纜巡檢機器人運用搭載的可見光和熱成像雙光云臺攝像機,可對周圍環境進行360°無死角視頻圖像與紅外溫度采集,并根據所采集的高清圖像與紅外測溫,自主判斷現場是否存在異常。在紅外測溫的過程中,機器人一旦檢測到異常發熱點,將自動對該異常發熱設備進行精確測溫,從而進一步排查設備隱患。其采集的圖像與溫度信息也可回傳后臺主控室,以便電纜運維人員實時掌握電纜狀態。由于機器人靈活的移動性,視頻與溫度采集的范圍可覆蓋現場的所有相關設備。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公司電纜運檢中心共管轄274條總長730.14公里的輸電電纜。電纜運檢中心將持續鉆研前沿巡檢技術,積極推動電纜運維檢修業務向數字化、智能化過渡升級,切實提升通道巡檢效率,提高風險隱患響應處置速度,守護城市能源“大動脈”。(記者 唐蔚嬙 通訊員 陳蒸 陳德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