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溪流域數字孿生項目數據“底座”建成
助推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能力升級
記者1日從福州市水利局獲悉,溪源溪流域數字孿生項目已完成數據資源數據庫主體建設及數據引擎建設,構建好了項目數據“底座”。
溪源溪是福州市閩江下游南港的一條小支流,也是福建省暴雨中心區,在暴雨強度大時,易突發山洪。為切實提高溪源溪流域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能力,市水利局有序推進福州溪源溪流域數字孿生項目建設。
據悉,在監測數據方面,該項目運用新興技術手段,將北斗通信、5G技術深入融合到前端感知站網的數據監測、傳輸過程中,保障前端采集數據在惡劣、災害性天氣等極端情況下,依然穩定地進行數據監測和傳輸。
在數據底板建設方面,項目集成了多源數據,在福州市水利數據資源中心現有數據基礎上,整合接入15個實時雨情監測設備、17個實時水情監測設備等監測數據,完成業務相關數據入庫,并與水文、氣象部門等完成水文數據、氣象衛星云圖、降雨預報等數據的對接,通過開發水利數據資源中心,實現與福州市大數據局的數據共享交換,實現水利數據“一數一源、共享交換”。
為確保監測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安全性,福州市水利局與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量子加密技術對圖像、視頻等數據和操作信令進行安全加密后再傳輸,“護航”水利數據全過程傳輸。(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