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閩派紡服界正持續發力全產業鏈建設,一股數字化的浪潮也正在涌動。
以休閑服裝名城石獅為代表,該市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鏈,涵蓋合成纖維、新型面料、五金輔料、紡織染整、休閑男裝、童裝、服飾鞋帽、休閑褲等8大產業集群,以及服裝、面料、輔料、紡織服裝、機械裝備等5大專業市場,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萬多家,年產值1000多億元,構建了流程齊備、上下貫通的產業鏈。
同時,該市正積極打造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預計到2025年,全市企業上云上平臺達500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信息化軟件系統比例達90%以上。
全產業鏈取勝
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被認為是觀察閩派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與轉型的窗口。前不久,第25屆海博會在石獅市舉行。
在電商展區,來自杭州的企業——小亞科技公司吸引了記者注意。該公司負責人蔡利平告訴記者,小亞科技是一家以網紅為主打資源的平臺,匯聚了來自全國的20多萬名直播帶貨網紅。前幾年,正因為看好石獅的閩派紡織服裝產業有完整的產業鏈,于是在這里設分公司。“這里的企業從研發到生產再到發貨僅需要7天,而在杭州則需要10多天。”
“以石獅為中心的閩派紡織服裝,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全產業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內部產業整合能力,這是其他地方很難復制的。”前來參加海博會的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對記者說。
數字賦能轉型
閩派紡織服裝的另一大新特征,就是數字化。
本屆海博會上,35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圍繞數字融合創新,展出162項紡織服裝科技成果,為促進紡織服裝行業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發端于石獅本土的服裝龍頭企業——卡賓服飾公司,此次展出了吊掛系統、電腦自動裁剪機、自動拉布機等生產工藝和設備,充滿科技感。
“卡賓公司原本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但我們瞄準數字化發展方向,對公司進行智能化改造,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緩解了用工壓力,生產效率也大大提升。”公司福建區域負責人施雅玲介紹。
在本土企業展區,金利萊斯公司帶來多款智能可穿戴時尚服裝。作為一家傳統的服裝加工和銷售企業,2017年以來,該企業組建研發團隊,強化技術攻關,引入智能可穿戴技術,研發出可衛星定位、變色發光的多款智能可穿戴時尚服裝。
同時,中國服裝協會也授予石獅市“中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稱號,石獅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由石獅市人民政府和華僑大學合作共建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石獅華大數字經濟研究院也正式揭牌。(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王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