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跨境電商蓬勃發展,轉型跨境電商已成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的新選擇。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跨境電商賣家數量、賣家銷售額仍保持全國第三。新年伊始,跨境電商又迎來“開門紅”。
“跨境電商改變了傳統貿易方式,數字技術與傳統外貿融合培育出新業態,為傳統外貿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機遇。”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策劃者和推動者、福建省進出口商會會長阮衛星說。
跨境電商迎來“開門紅”
今年1月份,福建跨境電商界喜事不斷。
1月13日,首屆中國—東盟網紅大會暨“福建品牌海絲行”在福州舉辦。福建將與東盟國家推動福建優勢產業與網紅直播、電商渠道融合,打造面向東盟的網紅基地及網貨選品中心,搭建東盟農產品、礦產資源、海產品銷往中國的快捷通道。
在平潭,跨境電商消費業態再升級。“臺陸通”APP上線“馬上集運”功能模塊,方便臺灣消費者購買大陸商品,運費較之前大大降低,大陸居民也可以實惠的價格寄物品給臺灣的親朋好友。據了解,這幾年,平潭跨境電商發展迅猛,菜鳥對臺海運快件、跨境電商包裹運往臺灣地區的業務近60%由平潭口岸發出。
通過持續加強公服平臺、監管場所、物流通道、基礎設施、海外倉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我省已初步構建配套政策齊全、支撐體系完善、業務模式多樣、綜合服務強勁、特色特點紛呈的跨境電商綜試區集群。福州、平潭、廈門獲批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試驗區、跨境電商保稅進口試點、對臺海運快件試點;廈門、福州(含平潭)、泉州、莆田、漳州、龍巖等6個城市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廈門海關、福州海關獲批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
此外,通關便利化、出口退稅和結匯便利化、建設國際物流通道、引進電商頭部企業等方面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有力地支持了我省跨境電商快速增長。
品牌“出海”登上更廣闊舞臺
跨境電商為中小型企業利用“互聯網+”走出去提供了規范化、多樣化選擇。
2020年,泉州的家世比公司因受疫情沖擊,從傳統外貿轉型跨境電商。一開始,企業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念頭。該公司設計的一款電腦桌,因海外盛行居家辦公而走紅。通過運用“互聯網零售+家具制造”的跨境電商模式,家世比公司2020年營業額實現逆勢上揚,超過10億元。
跨境電商為福建企業“出海”提供了更廣闊舞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轉型。
在石獅,當地的跨境電商從業人員早已做好迎接RCEP政策大禮包準備。黃文言是一名資深跨境電商從業人員,專門代理石獅服裝企業對日出口業務。他告訴記者,過去從事國際貿易,煩瑣的報關手續和較高的關稅往往給外貿企業帶來困擾。今年元旦RCEP落地生效后,關稅率明顯下降,大約90%的產品會零關稅,對賣家或貿易商來說,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位于石獅的福建重要跨境電商運營地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目前已有1500多家優質廠家供應鏈入駐,商品品類多達110萬種。
目前,我省已經形成富有特色的鞋服箱包、陶瓷工藝、家居建材、食品農特等電商產業集群,培育垂直電商平臺、網上交易市場超150個。福建制造已經成為跨境電商市場熱銷品類,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福建絲路電商的合作伙伴。
搭平臺強服務助企業跨境
2021年,首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在福州舉行,共吸引2300余家企業和全球33個跨境電商平臺參展,來自全國跨境電商領域的6.2萬名專業客商到會。
福建作為全國三大網貨制造基地之一,是全國發展最快的跨境電商出口中心。去年以來,我省出臺多項政策,通過加快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積極發展絲路電商,推動海外倉高質量建設,優化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全力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
省商務廳通過創新開發“福建商務一鍵通”云平臺,從查資訊、辦業務、尋商機、展品牌、連政企、配服務等方面,為跨境電商行業提供最大程度的賦能支持。
同時,充分發揮海外僑商優勢,推進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不斷完善海外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務網絡,引導企業在歐美日發達國家及俄羅斯、捷克、肯尼亞新興國家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00多個海外倉,總面積超15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前列,年配送跨境電商貨物零售價值超千億元。其中,福建縱騰網絡有限公司海外倉面積超100萬平方米,入選商務部“首批優秀海外倉實踐案例”,海外倉已成為我省跨境電商企業融入海外零售體系的重要支撐。
(福建日報記者 林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