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注冊企業要跑好幾個部門交材料,費時又費力。現在1個窗口就可以全部辦齊,真是方便多了。”近日,福建潤爾心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女士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指導之下,填寫一份申請表后,當天便拿到營業執照。
企業辦理證照,從“馬拉松”轉變為“百米沖刺”,得益于福州自貿片區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過去三年多,福州自貿片區努力在“國家試驗田”和“制度創新高地”定位上下功夫,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福州片區營商環境,以創新促開放、以創新謀發展的制度體系和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市民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綜合服務大廳辦事。
樹立“一照一碼”改革范本
2015年4月21日,福州自貿片區正式掛牌成立。當天,一批以“一表申報、一口受理、一照三碼”形式的“三證合一”紙質營業執照及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從福州自貿片區發出。“最開始,雖然只是將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集中在同一張證件上,但這已經邁出了登記制度改革的一大步。”馬尾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副科長葉青青回憶道。
改革創新,蹄疾步穩。僅20多天后,福州自貿片區在“一照三碼”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注冊改革。通過“統一受理、并聯審批、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實現由工商部門在營業執照上加載18位社會信用代碼,稅務和質監部門不再另行賦碼。
“這項登記制度一推行就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葉青青介紹,在改革前,開辦一家企業需要先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工商營業執照、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部門申請稅務登記證,整個流程要填寫多份申請表格,提交多套申請材料才能辦妥,辦下來需要15個工作日。改革后,企業只需向1個部門提交1份申請表格、1套申請材料,最快3小時即可一次性領取載有一個獨立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極大簡化了企業辦理證照流程和材料。該做法成為全國實施“一照一碼”的范本,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推廣實施。
為全國推行 “多證合一”提供福州經驗
讓數字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打通各個部門的信息渠道至關重要。為此,改革后的營業執照上加載一個18位社會信用代碼,這18位代碼涵蓋了登記管理部門代碼、機構類別代碼、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全國組織機構代碼、校驗碼等信息,被稱作企業唯一的“身份證號”。
憑借這一“身份證號”,企業可以方便地在多個行政機關查詢相關數據和辦理各項業務,不僅有力地減輕了申請人的負擔和奔波之苦,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節約了大量的行政成本。“這在福州自貿片區成立前,是難以想象的。”葉青青說。
改革范圍越拓越寬,企業辦事越來越方便。3年多來,福州自貿片區陸續把涉企信息采集、記載公示、備案管理類證件整合到營業執照上,2017年實現“18證合一”,2018年正式啟動實施15個部門“31證合一”,為全國推行“多證合一”改革提供了福州經驗。
爭取今年推出 30項以上創新舉措
改革,絕不是一帆風順;發展,從不會一片坦途。作為改革的試驗田和先行者,福州自貿片區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既不能突破現有政策的底線,又要最大限度地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這是我們的出發點。”葉青青說,“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涉及多個部門,材料從要收到不收、手續從審批到備案……每一次改革突破,都為辦事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賦予了福州自貿片區發展的活力與動力。自掛牌以來,福州自貿片區堅持對標國際規則,探索了從企業登記到項目投資審批、企業經營服務、企業注銷退出的全鏈條便利化措施。創新實施“就近登記、全城通辦”“自助出照”等便捷準入模式,核發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推行“一照多址、集群注冊、自主查重、簡易注銷”等18項商事制度改革,營造寬松優良的營商環境,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掛牌以來至2018年12月底,福州自貿片區共新增企業2.94萬家,占全市新增企業數的17.4%,新增注冊資本達到6199億元人民幣;新設外資企業982家,占全市新增外資企業數的38%,注冊資本折合人民幣667.9億元。
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對標先進,以爭當排頭兵的姿態,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的主責主業,強化改革系統集成,爭取今年推出30項以上創新舉措,加快推動福州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 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