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骨子里重尺度,對女性之美崇尚含蓄,卻也不乏曼妙,而最能勾勒這種美感的衣裝,莫過于旗袍。一如《花樣年華》里,蘇麗珍在老上海街頭裊裊婷婷,容顏如百合花典雅清新;或是用旗袍來演繹那端莊大氣之美的宋家三姐妹,無一不是對旗袍有戒不掉的癮。
旗袍有著最濃郁的中國風,一針一線的縫制,一代代的傳承,旗袍的制作更是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人工之巧。
如果,一份旗袍元素,融入一本書、一片紙,會有怎樣的裂變?
一雙巧手和一顆玲瓏心,一片匠心加點滴創意。設計師們總是能在生活中,創造出如手制旗袍一般精致的、透著清凈與雋雅的旗袍文化衍生品。
借它融入一本書
著名作家張愛玲曾經說過:對于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眾所周知,張氏小說中,出鏡率最高的道具就是旗袍。
「旗遇. 書籍裝幀設計 」便是著眼于從滿清時期和民國時期的旗袍,以時間的發展著手,介紹其基本形制、流行變遷、典型整體服飾形象及搭配。
設計者黃寶玉,用一絲一縷的獨特手藝,一點一點喚回我們對于對于傳統的傳承。
那種美物抵心的幸福感,還有快被我們忘記的儀式感,透過設計者的一裁一剪,便將自己對東方美的理解和情感,細細地納入其中。
《旗遇. 民國時期》采用蝴蝶對裱精裝的裝訂方式,內頁采用的是啞粉紙。全書過膜,體現出它的精致,并且這種裝訂方式更容易翻閱。
《旗遇. 滿清時期》采用的裝訂方式是古線精裝,內頁采用的是微黃的輕質紙,暗紅色的古線和微微發黃的紙張不僅與封面和內頁相搭配,還展現了書籍整體的古色古香。
設計者還為書籍設計了一個別有風味的函盒,不僅能保護書籍,還富有特色。圖冊分為兩本,一本是滿清時期旗袍的展示圖,另一本則是民國時期旗袍的展示圖。兩本均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講解了當時年代的旗袍特色。
折頁設計別有一番意味,封面封底拼湊在一起則可以體現出旗袍領子的形狀。
折頁封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