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節后國內油價迎來了下跌,由漲轉跌,從上漲80元/噸轉為下跌40元/噸。但可惜還沒有跌破下調紅線(國內油價規定上漲或下跌達50元/噸才啟動調價),暫時處于擱淺區間。
而本油價將在下周二晚上(10月10日24時開啟),預計將迎來大幅下調,請關注我們,再等待后續消息吧!
10月7日,第7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0.91%,預計汽柴油下調40元/噸,未超過下調紅線(50元/噸),暫時處于擱淺區間,調價窗口10月10日24時。(今日油價查詢)
國際油價6日上漲。
國際油價6日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48美分,收于每桶82.79美元,漲幅為0.58%;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1美分,收于每桶84.58美元,漲幅為0.61%。雖然油價6日收漲,但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擔憂為原油需求前景蒙上了陰影,原油價格仍創下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俄羅斯政府6日表示,已經解除了通過港口出口管道柴油的禁令,從而取消了9月21日實施的大部分限制措施。報道說,對汽油出口的限制仍然存在。柴油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出口產品,去年的出口量約為3500萬噸,其中近四分之三是通過管道運輸的。俄羅斯2022年還出口了480萬噸汽油。俄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取消了對通過管道輸送到港口的柴油的出口限制,條件是制造商至少將生產的50%的柴油供應給國內市場。”
美國勞工部報告顯示,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3.6萬人,而市場預期為增加17萬人。數據對油價的影響可能好壞參半。分析師表示,強勁的美國經濟可能提振對近期石油需求的信心,但數據導致美元走強,并增加了對2023年再次加息的押注。盡管沙特和俄羅斯表示將在年底前繼續削減供應,但市場擔心持續的高利率將減緩全球經濟增長,打擊燃料需求。SEB分析師Bjarne Schieldrop表示:“對全球經濟健康狀況以及未來石油需求的擔憂是拋售的核心。”
美國汽油消費數據不佳,加上石油庫存增加,引發了關于先前價格上漲是否正在破壞產品需求的爭論。摩根大通在最近的一份客戶報告中表示,原油的需求破壞已經開始,預計本季度原油需求將在近期反彈后下降。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團隊主管Natasha Kaneva稱,在9月份達到每桶90美元的目標后,我們的年底目標仍是(每桶)86美元。夏季庫存減少將在今年最后幾個月轉為小幅增加。此外,在美國、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油價上漲對需求的抑制再次顯現出來。“已經有跡象表明,消費者已經通過減少燃料消耗做出了反應。2023年第三季度汽油價格的飆升反過來抑制了汽油需求。”(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