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9日電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計算的2020年3月6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3.15,較此前一周上漲0.05。參考BIS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計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6.69和92.26,較此前一周分別上漲0.09和0.05。
截至3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連升六日,如此情形很久未見。此前,人民幣匯率剛剛經歷一輪較快貶值。匯價掉頭大漲,表明春節前后一直為國內疫情形勢主導的外匯市場交易邏輯已悄然生變,同時也暗示外匯流動方向可能已出現變化。
近期,中美利差不斷走高,達到歷史高位。上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近150年來首破1%后繼續快速下行,3月6日一度跌破0.7%,最后報0.76%,而中國10年期國債估值收益率為2.63%,兩者相差近190基點,為2015年以來最大。利差令中國資產洼地價值凸顯,加上避險價值吸引,投資人紛紛買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股票,讓人民幣匯率也受到提振,解釋了人民幣資產普漲和外資爆買的現象。
研究機構莫尼塔分析認為,目前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在演化暴露過程中,在全球避險情緒上升的情況下,人民幣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避險貨幣。這決定了,盡管隨著國內經濟回升、海外經濟向下,人民幣匯率有邊際升值的空間,但對于升值的幅度并不需引以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