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為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住房租賃市場還存在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惡意克扣押金租金、違規使用住房租金貸款、強制驅逐承租人等問題,侵害租房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為此,住建部等6部門近日印發《關于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規范住房租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保障住房租賃各方特別是承租人的合法權益。住建部介紹,《意見》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有效監管,將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房源要真實:中介要負責、平臺要核驗
在老百姓關注的房源信息發布管理方面,《意見》要求,已備案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已開業報告的住房租賃企業及從業人員對外發布房源信息的,應當對房源信息真實性、有效性負責;所發布的房源信息應當實名并注明所在機構及門店信息,并應當包含房源位置、用途、面積、圖片、價格等內容,滿足真實委托、真實狀況、真實價格的要求;同一機構的同一房源在同一網絡信息平臺僅可發布一次,在不同渠道發布的房源信息應當一致,已成交或撤銷委托的房源信息應在5個工作日內從各種渠道上撤銷。
為了保障房源真實性,網絡信息平臺應當核驗房源信息發布主體資格和房源必要信息。對機構及從業人員發布房源信息的,應當對機構身份和人員真實從業信息進行核驗,不得允許不具備發布主體資格、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機構及從業人員發布房源信息。對房屋權利人自行發布房源信息的,應對發布者身份和房源真實性進行核驗。對發布10套(間)以上轉租房源信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核實發布主體經營資格。網絡信息平臺要加快實現對同一房源信息合并展示,及時撤銷超過30個工作日未維護的房源信息。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求網絡信息平臺提供有關住房租賃數據的,網絡信息平臺應當配合。
記者獲悉,相關部門房源信息也將加強動態監管,對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機構及從業人員,住房和城鄉建設、網信等部門應當要求發布主體和網絡信息平臺刪除相關房源信息,網絡信息平臺應當限制或取消其發布權限。網絡信息平臺未履行核驗發布主體和房源信息責任的,網信部門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的意見,對其依法采取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等措施。網絡信息平臺發現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應當立即處置并保存相關記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建立機構及從業人員數據庫,有條件的可建立房源核驗基礎數據庫,通過提供數據接口、房源核驗碼等方式,向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網絡信息平臺提供核驗服務。
租房貸款:禁以租金分期名義誘導使用消費貸
租賃服務收費方面,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實行明碼標價:收費前應當出具收費清單,列明全部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收費金額等內容,并由當事人簽字確認;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賺取住房出租差價,住房租賃合同期滿承租人和出租人續約的,不得再次收取傭金。住房租賃合同期限屆滿時,除沖抵合同約定的費用外,剩余租金、押金等應當及時退還承租人。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明確提出要管控租賃金融業務。按要求,住房租賃企業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應收帳款為質押申請銀行貸款。不過,開展住房租金貸款業務,應當以經網簽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為依據,按照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租金躉交期限與住房租金貸款期限相匹配的原則,貸款期限不得超過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發放貸款的頻率應與借款人支付租金的頻率匹配;做好貸前調查,認真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確定融資額度;同時,加強貸后管理,嚴格審查貸款用途,防止住房租賃企業形成資金池、加杠桿。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隱瞞、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
記者注意到,這份意見還在規范住房租賃合同、保障租賃房屋安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比如:經由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成交的住房租賃合同,應當即時辦理網簽備案,網簽備案應當使用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的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制定閑置商業辦公用房、工業廠房等非住宅依法依規改造為租賃住房的政策,改造房屋用于租賃住房的,應當符合建筑、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監管加強:違規建立資金池將被查處
除此之外,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加強對采取“高進低出”(支付房屋權利人的租金高于收取承租人的租金)、“長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長于給付房屋權利人租金周期)經營模式的住房租賃企業的監管,指導住房租賃企業在銀行設立租賃資金監管賬戶,將租金、押金等納入監管賬戶。
住房租賃企業租金收入中,住房租金貸款金額占比不得超過30%,超過比例的應當于2022年底前調整到位。對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擴張規模過快的住房租賃企業,可采取約談告誡、暫停網簽備案、發布風險提示、依法依規查處等方式,防范化解風險。
涉及違規建立資金池等影響金融秩序的,各相關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加強日常監測和違法違規行為查處;涉及無照經營、實施價格違法行為、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涉及違反治安管理和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對于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網絡信息平臺,意見也要求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對租賃糾紛承擔首要調處職責。相關行業組織要積極受理住房租賃投訴,引導當事人妥善化解糾紛。
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通過門戶網站開設專欄,并加強與12345市長熱線協同,及時調查處理投訴舉報。各地要將住房租賃管理納入社會綜合治理的范圍,實行住房租賃網格化管理,發揮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作用,化解租賃矛盾糾紛。。這6個部門強調,各地要以《意見》出臺為契機,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堅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管、銀保監、網信等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加大監管力度,持續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不斷優化住房租賃市場環境,讓群眾租房更安心。
六部門強調,各地要以《意見》出臺為契機,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堅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管、銀保監、網信等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加大監管力度,持續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不斷優化住房租賃市場環境,讓群眾租房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