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都一度漲破6.5,朝著6.4奔去,可謂幾乎收復了“8·11匯改”以來70%的失地。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漲幅已接近7%。
同時,人民幣作為新興市場“錨貨幣”的地位此刻再度凸顯。上周五的人民幣開盤之后,亞洲貨幣紛紛擊破關鍵的點位,“澳幣逼近0.81,韓元重新沖向1120,林吉特在過去的一周對美元升值超過1.5%。連走勢一直非常穩定的印尼盾,也在8日出現了近1%的升值。簡單來說,人民幣如果繼續走強,就會迅速帶動更多貨幣,從而帶來交替升值的螺旋。”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對記者表示。
一方面,美元疲軟、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是人民幣持續大漲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央行近幾個月來并未通過中間價等手段來抑制人民幣的升勢,這加劇了多頭動能。下一階段,人民幣還能漲多少?歐元的變動將如何變相影響人民幣和美元?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零又意欲何為?
人民幣攜亞洲貨幣齊漲
截至上周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報6.4797,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6.5018.
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一次性貶值近2.1%,8月12日,人民幣步入此輪匯改的第二日,當日人民幣中間價仍下調逾千基點,在岸人民幣匯率則收報6.3306,貶值1.01%。受此影響,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趨勢加劇。其中,韓元一度下跌1.3%,創2011年以來新低;印尼盾和馬來西亞林吉特對美元更是分別下跌1.4%和0.8%,創下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
如今,顯而易見地,一切都發生了180度大逆轉。此前氣勢如虹的美元成了超賣貨幣,人民幣則成了分析師口中的“避險貨幣”。
過去一周,人民幣的漲勢令人驚嘆。周浩表示,上周一(9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開始出現快速上調,并很快迫近6.50的關口,上周二和周三,市場的表現還較為糾結,但到了上周四,人民幣突然在下午出現快速升值,并很快擊破6.50的關口。
上周四(9月7日)晚上有歐洲央行的利率決議,市場普遍擔心歐元會在當晚的利率決議后快速走強,因此市場開始大量買入人民幣以對沖這樣的“事件風險”(歐元走強將導致美元走弱,從而推動人民幣),“但接下來,人民幣的快速走強開始帶動所有的亞洲貨幣走強,人民幣的走強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官方對抗‘空頭’的事件,它開始帶動整個亞洲外匯市場。”周浩表示。
果然,上周五人民幣開盤后,亞洲貨幣紛紛擊破關鍵的點位,“千年不動”的印尼盾也開始升值,人民幣在央行維持中間價在6.50上方的狀況下,仍然輕易擊破了6.45的關口。
究其原因,人民幣匯率在8月突破6.7關口后,可能帶來部分止損盤的平盤及企業結匯意愿上升,促使部分人民幣空頭可能轉為多頭,帶來資本凈流入。
各機構如今都認為,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突破關鍵點位后,加之美元指數持續震蕩下跌,人民幣有望保持穩中有升的走勢。
同時,5月底引入逆周期因子后,“預期管理切實對人民幣產生升值影響的概率為61.4%,而此前的概率則僅為45.9%。逆周期因子通過同時提高預期管理的效果和頻率,加強了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的一致性。”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外匯風險準備金調零順勢而為
在人民幣強勢升值的背景下,上周五,央行將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的消息不脛而走,此后也得到了證實。
“相比于‘變相降準’的說法,外匯風險準備金調整主要是針對人民幣升值,”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院李奇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民幣開始轉強的預期升值,遠期售匯簽約縮減,遠期結匯量開始上行,凈結匯額在近兩年內首次取得連續多月的正值。在此背景下,央行提出要將2015年推出的20%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0,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不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這一理解不無道理。更早前,有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就發現,央行可能通過引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走弱或調節逆周期因子,讓人民幣不跟隨美元大跌而大漲。”例如,美元指數從4月7日的100.71回落至5月5日的98.75,降幅達1.95%;同期,人民幣中間價僅由6.8949升到6.8884,升幅僅為0.09%。
周浩也表示,這樣的交易邏輯很簡單:市場認為近兩個月內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貶值,因此只能選擇做多人民幣來獲取其穩定的利息收入,而在這之前需要美元的企業,也只能考慮盡快結匯。這就造成了一種自我加強式的循環效應。
“所以,央行如果不對市場進行一定的管理,那么人民幣就只能繼續走強。但從宏觀上而言,這似乎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總體而言,央行有意引導人民幣在這一位置穩定且出現一定程度的貶值,但市場是否會從善如流,則存在不確定性。”他稱。
歐元強弱成后期關鍵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在于,人民幣未來會怎么走?還能漲多少?
其實,問題的關鍵或許已經不在于美元,而在于歐元。歐元在美元指數中的占比接近70%之高,因此其漲跌將對美元產生重大影響,從而牽連到人民幣走勢。
眼下,歐元的強勁走勢絲毫沒有停止之勢。從年初至今,歐元已對美元大漲了近14%,如今報1.2036.
歐洲央行上周四(9月7日)如預期維持隔夜利率在歷史低位0.0%不變,并保持每月購債規模600億歐元至今年12月份,必要時還將延長。歐央行沒有宣布QE削減計劃,但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依然對歐元的強勢保持“沉默”,立即推動歐元大漲突破1.20逼近年內高位1.2070.
“歐元上漲的動力來源于歐央行繼續容忍歐元升值,且大幅上調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并讓市場確信該央行將在今年秋季宣布QE削減計劃。在決議公布之前,市場預期焦點都放在匯率上,今年14%的升值幅度令市場猜測德拉吉將釋放短期不利于歐元的言論,但是實際上德拉吉并沒有口頭打壓歐元,并且還表示對歐元區經濟和通脹前景也充滿信心。歐央行還將歐元區GDP增速預期上調至10年來的最快速度。可以預期的是歐央行不太可能容忍歐元短線進一步大幅升值。”FXTM外匯分析師鐘越對記者表示。
(原標題:人民幣對美元奔向6.4 亞洲貨幣齊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