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據了解,“互聯網約租車”也就是“專車監管意見”有望本月公布。意見或將提出:私家車若想接入專車平臺,必須先變更為營運車輛屬性。這一方案將對目前的專車市場產生怎樣影響?
有消息人士稱,該意見將對參與網約車運營的平臺、車輛、司機做出新的要求,對于加入網約車平臺的私家車需將車輛變更為營運車輛屬性。不過,一旦變成為營運車輛,私家車報廢年限可能就會變成8年,這會讓不少私家車望而卻步。
數據顯示,截至9月,滴滴快的的加盟私家車司機已達704萬,而優步已覆蓋200多個城市。如果真要改變私家車的性質,兩家公司無疑將受到巨大沖擊。不過,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顧大松表示,辦法尚未公布,且現階段仍是征求意見,若民眾反對意見較大,一方面,意見可以修改,另一方面地方還可通過立法留出空間。
顧大松:這個辦法還是征求意見,它的屬性還是部委聯合發布的規章,但是城市交通更是地方性的問題,這個地方如果有魄力可以出臺法規,引領創新,法規是效力比規章高的。新技術出現,共享經濟角度看,滴滴優步的存量車整合提供服務,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應該給城市留下創新發展的空間。
交通專家張柱庭認為,意見應該不會直接規定專車的報廢年限,但私家車若想參與運營,也一定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張柱庭:只要是經營,應該是按經營的車來對待,這個是出于對公共的安全考慮的,你享有權利就應承擔義務,你去盈利了,當然要承擔責任,因此我覺得這個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