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兩會現場傳出消息: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表示,備受關注的“足球進校園”已出方案,足球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并非所有孩子都要參加足球考試。
3日,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沈健透露,江蘇教育部門將聯合體育部門派駐專業的足球教練走進校園。沈健明確表態,自己并不主張為了吸引學生來踢球而與考試加分掛鉤,而是要讓孩子們真正享受足球的樂趣。
沈健代表
有此一說
國家層面已有方案 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考踢球
昨天,北京法制晚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
吳正憲表示,她很關注“足球進校園”工作,長期來看,新建學校應該將球場設計納入工程建設的規劃階段。政府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學校數量,規劃足球場個數。
吳正憲還表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體育教研室主任馬凌參加了國家對計劃的撰寫工作。“我們本身是教研員,也在教學當中和老師不斷形成共識,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參與文件的撰寫。”
記者提出疑問:足球進校園是否會出“課標”?吳正憲透露,方案已經出來了。對于有人提出的考試問題,這是一項選擇性的科目,“并不是一說足球進校園,所有孩子就都要考試。”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都可以嘗試去做。
權威聲音
江蘇足球示范學校 兩個月930所學校報名
身為江蘇教育部門的一把手,沈健自豪地說,省內的部分足球特長學校辦得很不錯。例如南京雨花臺中學,該校不僅讓足球走進了課堂,而且舉辦了校內聯賽讓孩子們樂在其中,為了提升足球水平,專業的足球老師還在這里兼職授課,走進他們學校,你就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從足球世界中獲得的樂趣,是打心底對足球的喜愛。
從去年年底開始,江蘇提出要建1000所足球示范學校,這些學校將把足球列入學校課程。沈健說,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來申報的學校數量大大出乎了他的預計,到北京之前,省內已經有930所學校來報名了。在現在應試教育觀念尚未改變的情況下,有這么多學校報名開課足球讓他感到非常高興。
兩問校園足球
中考體育選測足球,第二個奧數?
蘇州市教育局日前公布了《關于組織2015年蘇州市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的通知》,今年蘇州市中考體育項目選測中增加了“足球運球”項目 ,要求考生運球30米,過五根標志桿,男生滿分成績為11秒,女生滿分成績為15秒。據了解,蘇州中考體育成績總分為40分,由平時分及體育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
昨天,足球可能成為選測科目的消息傳出后,不少家長開始擔心:一旦今后牽涉到分數,足球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奧數?
教育廳長:我不主張踢球和加分掛鉤
制定了足球振興計劃,那么如何吸引學生來踢球呢,會通過考試加分政策嗎?面對揚子晚報記者的提問,沈健廳長直言這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他說,社會上一講到吸引學生的方法,最關注的就是能否在升學的時候進行加分,這顯然是社會上沒有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固有思維。
沈健明確表態,自己并不主張為了吸引學生來踢球而與考試加分掛鉤。
沈健補充說,就算最后可能會有足球方面的考試,也不會有對足球專業知識的考查,而是會考諸如沖刺跑、折返跑等,這些也是對于學生體質的測試。
據了解,江蘇的足球振興計劃中提出了“百千萬”的目標,就是要建100片足球場地,1000所足球運動學校和10000名注冊的業余小運動員們。
沈健說,原先計劃3年內實現注冊萬名小運動員的計劃,但是按照目前大家的熱情,估計1年之內就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振興足球并不是要培養多少個專業足球運動員,而是希望點燃孩子們對這項運動的興趣。”沈健反復強調。
沈健說,在巴西,并不是哪里都有標準的足球場地,但是你無論是在沙灘,還是空地廣場上,都會看到有孩子或是大人在踢足球,就連他們世界杯的宣傳廣告上,也瞄準的不是綠茵場上的足球,而是城市空地上與球相伴的孩子,他們的生活已經融入了足球。
如果有一天,江蘇的街頭空地上也有孩子們踢球的身影,那么可以肯定孩子們的身體素質一定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