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火車司機馬福壽的“詩和遠方”
中新網西安1月21日電 “我的列車,在一路奔馳唱歌,穿梭在春夏秋冬的村莊。我的列車,從黑夜走到黎明,把所有疲勞披掛在朝霞的肩上。”
1月17日,春運啟航,0點29分,一聲長笛劃破冬夜的寧靜,安康機務段值乘區段的首趟旅客列車K385次穩穩地駛離了安康站,奔赴達州方向。司機室內,火車司機馬福壽目不轉睛緊盯列車運行前方,手指輕推機車調速手柄,車速持續上升,夜幕不斷向后飛奔。這一幕如同他創作的詩一般行云流水,富有美感,同時也迎來了他職業生涯的第26個春運。
今年49歲的馬福壽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機務段襄渝運用車間的一名火車司機,從業以來他始終把平穩操縱、讓旅客體驗更美好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安全行車已達百余萬公里。
“開著‘鋼鐵巨龍’,穿梭在秦巴山區之巔,處處皆風景,宛如畫中游。列車、朝霞、晨霧、綠水青山等都能觸及創作靈感,休班后用詩詞記錄祖國美好畫面和工作感悟,抒發情感,愉悅心情,既更好工作,還能以詩會友,這就是我向往的美好生活。”馬福壽不但是火車司機,還是名詩人。他說他愛鐵路、愛火車、愛寫詩、愛的深沉,因此他對待工作始終保持著一股熱情。
從2017年起,馬福壽開始迷戀詩歌創作,以鐵路為主題自主創作了現代詩、古體詩、歌行體等詩歌1000余首,300多首在《中國詩影響》《中華文學作家名錄》等雜志刊物發表。
“我的筆名‘耕夫’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希望自己做一名在鐵路辛勤耕耘有收獲的文化人,把更多的正能量傳給身邊工友。”馬福壽說。
生活中,馬福壽還加入了“安康市退役老兵服務隊”,常為民眾做義務服務。今年陜西疫情之下,他和服務隊戰友們自掏腰包向西安捐贈愛心蔬菜兩萬斤。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馬福壽家里的榮譽證書堆了厚厚的一沓,成了陜西火車司機隊伍中有名的詩人。“我的列車,每到一個站的短暫停留,卸下多余的思想背囊,裝上新的夢想,久久的汽笛回蕩,情感伴隨著車輪聲,緩緩飛揚。”馬福壽說,有鐵路的地方就有詩歌,他將伴著春運的韻律,邁著勇毅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張遠 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