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涉疫情犯罪 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公安機關偵辦制售假劣防護物資案值近3億元
在疫情期間大肆生產假冒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醫用口罩,涉案總價值100余萬元;用抑菌棉冒充口罩“心臟”熔噴布出售;全鏈條研發、生產、銷售肉毒素假藥……記者從公安部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查處了一批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截至4月19日,各地公安機關共偵辦制售假劣口罩、醫用酒精等防護物資案件1159起,查扣假劣口罩4980余萬個及一批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資,案值近3億元。
去年5月召開的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強調,公安機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履行好新時代的職責使命,努力使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疫情期間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物資犯罪,正是公安機關對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有力維護。
以抑菌棉冒充熔噴布牟利76萬元
今年2月,遼寧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余只,涉案總價值100余萬元。
經查,犯罪嫌疑人楊某自設黑窩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大肆生產假冒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醫用口罩,銷往全國10余個省區市。
有人生產銷售假口罩,有人打起了口罩“心臟”熔噴布的歪主意。
3月12日,廣東省深圳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在疫情期間,通過生產銷售偽劣熔噴布牟取暴利案件。經查,疫情發生后,由于缺少熔噴布貨源,犯罪嫌疑人鄭某金便將購買的抑菌棉加工裁剪成與熔噴布相似的規格,冒充熔噴布出售給口罩生產廠家,非法牟取利益。其間,鄭某金共向他人出售假冒熔噴布2噸,銷售額達76萬元。
針對近段時間倒賣生產口罩核心原材料熔噴布犯罪活動增多的情況,公安部部署開展專案打擊行動,共破獲案件2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人,涉案金額3445萬元。
有團伙專門從事假肉毒素研發
在公安部4月22日公布的十起制假售假犯罪典型案例中,包括一起全鏈條研發、生產、銷售肉毒素假藥案。
2019年10月,天津等地公安機關分兩批集中收網,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全鏈條查明肉毒素假藥研發、生產、分銷、零售犯罪網絡,案值1億余元。
犯罪嫌疑人杜某招募團隊專門從事肉毒素生產技術研發,梁某等人建立生產車間和設備,大批量生產肉毒素凍干粉針劑,封裝后將裸瓶銷售給洪某等人貼標包裝成多個品牌產品,利用互聯網分銷至全國。經鑒定,涉案的多批次肉毒素藥品不含國家標準成分或成分不達標。
在黑龍江偵破的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中,該案涉案假藥以淀粉、苦味劑等為原料制成,沒有任何有效成分,患者使用后將嚴重耽誤治療。隨著該案的偵破,一個涉及多省市、覆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假藥生產銷售各環節的犯罪全鏈條就此打破。
以電商平臺銷售假名牌童裝3萬件
自2018年以來,周某在山東設立地下工廠,伙同他人生產市場暢銷品牌的兒童服裝,通過電商平臺以正品價格的2至3折對外銷售,至案發已累計銷售各類假冒品牌童裝50余萬件。
2019年12月,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破獲了這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兒童服裝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現場繳獲假冒品牌兒童羽絨服等童裝3萬件,涉案金額4200余萬元。
該案是公安機關在童裝領域進行全鏈條打擊制假售假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案件的成功偵破,有力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了少年兒童身體健康。
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2019年以來公安機構改革的成果。2019年年初,按照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公安部加快推進深化公安機關機構改革,整合打擊食品藥品、知識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假冒偽劣商品犯罪職責,組建了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全面承擔指導全國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職責。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成立后,迅速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昆侖”行動,向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發起凌厲攻勢,破獲了一大批重大案件。
記者了解到,公安部日前制定下發《公安機關依法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十項措施》,部署全國公安機關主動排查、依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藥品、制售假劣農資、工程建設領域偽劣產品、影視網絡培訓領域侵權盜版、涉野生動物等犯罪,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偵辦機制,開展涉企積案清理,進一步改進和規范執法辦案行為,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促進經濟恢復發展。
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