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火箭軍方隊是人民軍隊改革重塑、第二炮兵由兵變軍,首次以戰略軍種火箭軍名義組成的徒步方隊。參閱官兵全部來自一線作戰部隊,他們既有來自核常導彈部隊的導彈操作號手,也有來自施工和保障一線的普通官兵,都是操控大國長劍的操作號手。再過幾天他們就要走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徒步方隊(15個方陣具體介紹圖片)
火箭軍方隊
火箭軍方隊官兵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平均年齡23歲,平均身高1米82。
火箭軍方隊政委 張偉:徒步方隊受閱展示的是作風形象,檢閱的是忠誠品格。我們火箭軍方隊既有來自導彈部隊的導彈操作號手,也有來自施工和保障一線的官兵。可以說,他們充分體現了火箭軍部隊新時代新風貌新風采,集中宣示廣大官兵忠誠維護核心、堅決聽黨指揮的決心意志。
在這個受閱方陣中,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他們雖然不能走上天安門,卻練就了排山倒海、勢如破竹的火箭軍方隊,他們就是火箭軍方隊的教練員們。這是火箭軍方隊總教頭張洪鋒,他已是第五次參加閱兵訓練了,也是第四次組織火箭軍部隊參加受閱。
火箭軍方隊總教練 張洪鋒:方隊訓練要求單兵動作規范,排面六線整齊,方隊橫線、中線、縱線三線明顯突出。要求我們350名官兵,要做到等間隔、等距離、等步速、等力量、等規格,只有這樣才能夠步伐整齊劃一、步伐鏗鏘有力,才能走出鐵板一塊、地動山搖、恢弘的龐大氣勢。
來自被譽為“百發百中”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導彈操作號手四級軍士長趙海濤4次圓滿完成實彈發射任務,并于2009年參加國慶60年閱兵任務。這一次他剛剛完成實彈發射任務,又一次走進閱兵場。
火箭軍方隊受閱隊員 趙海濤:在我們平時的實裝操作訓練過程中,我們要求操作動作精準,戰術運用靈活。要全神貫注,眼睛要時刻盯著面板現象變化,同時在時間節點把控上要求非常嚴格,不能出現任何差錯。而閱兵訓練對身體和毅力的強度要求非常高,整體配合的默契度,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所以說在訓練過程中,不但要突出個體的訓練,還要講究個體與個體的配合,最終達到接受檢閱的目的。
來自東風第一旅的毛旭東,就是某大型號導彈發射營的操作號手。不管是演訓任務,還是野外駐訓,毛旭東都沖鋒在一線,這次閱兵訓練他第一個報了名。9.3閱兵、沙場閱兵,由于沒有專設徒步方隊,他遺憾的錯過了走上閱兵場的機會。
火箭軍方隊受閱隊員 毛旭東:當得知19年可以參加這次大閱兵的時候,我就滿懷急切地跑到我指導員那,去跟他說,我要報名,我一定要報名。結果報上名之后,就在焦急地等待通知,就害怕自己被刷下來。當得知自己能夠參加閱兵的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迫切、非常高興、非常興奮。
今年年底就要退出現役的鄭祿松,兵齡已到四級軍士長最高服役期限,他曾于2009年光榮參加國慶60年閱兵,這次再次報名參閱。
火箭軍方隊受閱隊員 鄭祿松:在我們隊伍里十六年的兵就我一個,大家都認為我是個老兵,但我覺得我還年輕,之所以能參加這次閱兵,我就想挑戰一下我自己,閱兵不是誰都能參加的。閱兵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初心,參軍的初心。在即將退伍的時候,我想通過此次閱兵給自己在軍旅生活當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雄關漫道,使命在肩。和著新時代的足印音,英雄的火箭軍將士、執掌大國重器的劍士,在天安門前128步、96米的距離里,必將以更加嶄新的面貌、更加昂揚的戰斗狀態不斷向著新的勝利前進!
火箭軍方隊將軍領隊 張鳳中:我們火箭軍全體參閱官兵將以最佳狀態、最優水平、最好風貌圓滿完成受閱任務,充分展示世界一流戰略軍種的風采,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以上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于閱兵,你或許還想知道?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