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導意見(2018—2020年)》(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分析了當前家禽H7N9流感的防治形勢,明確了防治目標、防治思路,闡明了主要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總體達到穩定控制標準,父母代以上種禽場、具備條件的地區及規模化養禽場(小區)達到免疫無疫或非免疫無疫標準。
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稱,《指導意見》明確,家禽H7N9流感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采取強制免疫與撲殺相結合的綜合防治策略,同時要提升家禽養殖經營場所防疫水平,推進養禽業轉型升級,構建長效防治機制。《指導意見》對近年來陸續實施的家禽H7N9流感防治措施進行了系統梳理,并根據當前形勢進行了調整,進一步明確了強制免疫、檢疫監管、活禽市場管理等措施及要求。
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指出,《指導意見》明確國家對家禽H7N9流感實施強制免疫,這也是當前家禽H7N9流感防治的關鍵措施。在實施免疫工作時,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規范開展免疫。國家年度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是各地獸醫部門和動物防疫主體開展免疫工作的基本遵循,各地要嚴格按照要求制定實施方案,規范開展免疫工作。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各地獸醫部門和動物防疫主體不得招標采購、選購國家規定之外的疫苗開展免疫。要切實做到應免盡免,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
二是落實防疫主體責任。目前各地正在積極推進落實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制度,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契機,鼓勵養殖場自主開展免疫,落實防疫主體責任。開展非免疫無禽流感建設的養殖場以及按照進口方要求不開展免疫的出口企業,報省級獸醫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不實施免疫。
三是做好疫苗質量監管。獸醫部門要繼續加強疫苗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監管,指導做好免疫效果監測評價,確保疫苗質量和免疫效果。
此外,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表示,做好家禽H7N9流感防治工作,必須堅持實施綜合防治策略,除免疫和移動監管外,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強化H7N9監測工作。對非免疫禽群以血清學監測為主,免疫禽群和免疫背景不詳的禽群以病原學監測為主。同時加大對活禽市場、養禽場、屠宰場等高風險場所的監測力度,陽性樣品應及時送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做進一步分析研究。
二是配合做好活禽市場管理。以往的經驗表明,活禽市場管理對于H7N9流感防治至關重要,各地獸醫部門要按分工要求,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活禽市場管理,推動落實“1110”制度,即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
三是強化應急處置。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或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檢測為H7N9流感病原學陽性的,應對病原學陽性禽群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確診為高致病性H7N9流感的,應對病原學陽性場點的所有禽只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撲殺范圍。通俗地講,就是“檢出病原學陽性,撲殺全群;檢出高致病性病原,至少撲殺全場,根據評估結果還可擴大范圍”。此外,轄區內出現人感染病例的,各地獸醫部門要配合衛生計生部門,開展禽間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四是提升養禽場所動物防疫水平。家禽養殖場(戶)要按照要求主動報告跨省調入活禽情況,積極改進養殖方式,完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做好風險防范。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和養殖場開展區域化管理和凈化工作。
而作為消費者應該注意什么?對此,農業部獸醫局負責人稱,所有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高溫可殺滅病毒,食用煮熟煮透的禽肉產品不會導致感染。消費者要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科學理性消費禽類產品。從正規市場、超市、商店購買經檢疫合格的禽類和禽類產品,可放心食用。同時,建議消費者養成科學的消費習慣,活禽市場的禽類來源廣泛、人禽流動頻繁、不同品種禽類混籠銷售,呼吁消費者支持配合做好活禽市場規范管理,防范人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