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間,天津市委代書記黃興國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被中紀委對外披露。這位在戴相龍擔任市長前后調入天津的浙江官員,他的津門歲月已經結束。《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在黃主政天津市期間,曾有多個大型城市建設上馬。而黃興國所得到的評價,亦是毀譽參半。
被查
9月10日晚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意味著,黃在擔任代理書記600余天后,并沒有等來轉正的機會。
其落馬消息公布后,天津當地政界人士感嘆“傳言終于落地”。此前一天,即9日,黃興國在河西區梧桐中學看望教師和同學們,并出席天津市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當天下午,他還會見了中國國民黨主副席胡志強一行。甚至消息前幾個小時,天津人還在本地電視臺里看到了他的身影。不過,來自當地媒體界人士稱,10日下午,單位負責人曾在小范圍發出口頭“消息”,稱“天津今天要有大事發生”,但并沒有說明是何“大事”。
“看來“大事”應該是黃落馬。”該人士分析。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其仕途經歷,近62歲的黃,作為浙江人,前期仕途大部分時間是在浙江度過。其中,臺州成為他仕途重要的起點之一。在任職臺州市委書記期間,創造出在鄉鎮集體企業中全面推行股份制,后來被稱之為“臺州經驗”。隨后,在省政府秘書長、副省長等諸多職位上歷練。
早在2012年,本報記者在臺州采訪時,與黃興國關系熟悉的人士曾坦言,黃在浙江的口碑不錯,對發展地方經濟頗為了解,更是個低調、干事的高級官員。與當地干部交談中,與其熟知的官員大都以他為榮,“臺州走出去的干部”。當時,黃早已任職天津市長。
但在接近黃的人士看來,其仕途的轉折點是在寧波。此時,他已躋身浙江省委常委。2003年11月,他從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的職位上北上,擔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副市長。時任天津市市長的是戴相龍。
2008年1月開始,黃任職天津代市長、市長,止其被查期間,歷經兩任市委書記。但在當地,他并沒有表現出人們印象中預想的“南方干部創新、開拓”的樣子,而是“平平穩穩”,甚是低調。在時任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入常后,他曾一度被認為是其繼任者,但很快孫春蘭空降天津。2014年12月30日,孫春蘭調任中央統戰部部長,黃興國接任代理天津市委書記,直至事發。
在黃興國任職天津期間,浙江尤其是臺州、寧波等地的地方官員,對于來自天津的干部、媒體等,有種自然地親近感,格外熱情,彼此交流起來,其中一個共同話題,必然是“黃興國”。
爆炸
黃興國任職天津期間,被公眾最為聚焦的事件,則是2015年“8.12”天津大爆炸。他作為代理書記,也因此成了事件中備受關注的官員之一。
但直到爆炸發生后的第八天,黃興國出現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并解釋“作為總指揮,集中精力指揮救援,今天才和大家見面”。但他的姍姍來遲,被媒體解讀為處理重大事件“力不從心”。時至今日,當地居民回憶起“8.12”大爆炸,仍心有余悸,難平事發地附近居民精神創傷和物質損失。來自國務院調查組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12月10日,已核定的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黃被調查的消息公布后,天津眾多當地居民再次將爆炸事件帶來的痛苦與不滿撒向黃,這也成為外界猜測其落馬的因素之一。
在爆炸發生前,天津的經濟增速成績頗為惹眼。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天津GDP增速領跑全國,排名第一;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都排在全國第三。黃興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對天津發展充滿信心,并公開表態“20世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初是天津”;“上世紀90年代許多人才都涌到深圳,叫‘孔雀東南飛’,我們希望大量人才聚集到天津來,叫‘大雁北回歸’”。
但事實上,在一組組漂亮的數字背后,難掩天津的痛處。早在2013年年底,本報記者曾前往天津市濱海新區調查,此為天津市重點打造的總部經濟核心區所在。其中,2007年即已奠基開工的響螺灣商務區,被寄希望于打造成天津市乃至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高樓最集中的商務聚集區。但距離當時6年過去了,該區域卻人跡罕至,如同空城,封盤或停工的項目達到30%。而在天津金融、鋼鐵等領域,也是問題頻出,且涉及資金巨大,范圍廣泛。
而在“8.12”爆炸后,黃興國的“代”字何時去掉曾一度成為各界輿論的焦點,當然,隨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楊棟梁的落馬,則更是曾讓人對天津官場浮想聯翩。公開資料顯示,楊棟梁在任職安監總局之前,其大部分仕途均在天津官場。天津市一與楊熟悉的官員曾向記者稱,楊事發應該在天津任職期間。
“黃落馬也應該是任職天津期間。”當地一政界人士稱。黃在任天津市時,多有城市建設、大項目等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