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開園在即,海內外游客開始籌劃如何在今年夏天與這家全球最新的迪士尼樂園來個“親密約會”。與此同時,網絡上關于迪士尼的話題也愈發熱烈,關于上海迪士尼合作模式也有不少說法。
上海觀察記者通過深度調查采訪,告訴你關于上海迪士尼的6個真相——
灰姑娘。
1)模式
美國本土外的迪士尼樂園建設和運營,有兩種合作模式——許可經營模式和合資模式。東京樂園采取的是許可經營模式,這在全球迪士尼樂園中是一個特例。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日本方面幾乎完全出資,美方基本沒有直接投入。而巴黎樂園、中國香港樂園和上海樂園采用了合資模式,出資比例與經營權直接關聯。
我們先來說說東京迪士尼樂園許可經營模式產生的背景。
眾所周知,東京迪士尼實際上并不在東京范圍,而是在東京以東的千葉縣灘涂地上。上世紀60年代,千葉縣因水質遭受污染,漁業難以為繼,政府決定填海造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當時資金匱乏的千葉縣政府委托東方地產公司(簡稱olC公司)圍海造地263萬坪,工程完畢后將其中的103萬坪作為對olC公司的回報。1961年,olC公司啟動圍海造地工程;1979年,olC公司與迪士尼正式簽訂了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基礎協議。1983年,東京迪士尼樂園開園。
東京迪士尼樂園的許可經營模式是這樣的——
從上述模式中可見,東京迪士尼基本是由日方投資的,權益也大多數掌握在日方手中。強勢的華特迪士尼為何愿意采取這種方式呢?
原因之一,當時日本對海外投資項目采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更重要的是,東京迪士尼是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個海外樂園項目,美方心里沒底,保守地采取了投資風險相對較小的許可經營模式。
但華特迪士尼沒有想到,東京迪士尼大獲成功,讓日方賺得“盆滿缽滿”,美方因為沒有參與投資因而也就無法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
此后,迪士尼加快了海外樂園的布局。為了更直接地參與項目的效益分配,從巴黎樂園到香港樂園,迪士尼在海外的樂園項目都采取直接參股的合資模式——
上海迪士尼和巴黎、香港的迪士尼項目一樣,屬于合資模式下的合作。前后相隔30多年,東京和上海兩個迪士尼項目,在時代背景、市場環境、經濟條件、人口狀況、土地成本、物價水平、文化認知、消費習慣等許多方面都存在極大差異,因而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和管理架構,很難評價哪個先進、哪個落后。
2)管理
申迪集團與華特迪士尼共同投資設立了三家企業,其中兩家是業主公司,第三家是管理公司。在兩家業主公司中,中方擔任董事長,項目的重大事項由董事會決策。同時,中方向管理公司委派副總經理及若干高級管理人員參與項目的日常經營管理。
如圖表所示,在巴黎、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合資模式下,管理公司100%由美方獨資,經營管理也由美方完全掌控。而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管理公司由中美雙方合資。就像一般酒店的管理模式一樣,雙方合作成立的管理公司接受業主公司的委托,負責項目的創意、設計、開發和日常運營管理工作。這在華特迪士尼投資的海外樂園中也是第一次。
3)投資
中美雙方均以現金入股,土地使用權和知識產權均不作價入股。網上有人傳言“上海迪士尼的國有資源與資金總投入至少市值3000億以上”,這一說法存在嚴重誤差,重復計算了中方的投資。知情人士指出,樂園建設、維護、更新費用均由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承擔,不存在中方單方面出資的情況。
事實上,在上海迪士尼項目中,美國迪士尼公司的出資遠高于其在海外其他樂園的投資額。數據顯示,美國迪士尼公司在上海樂園開工年宣布的244.8億元人民幣總投資中占股43%,包括樂園配套設施在內,一期項目出資額高達124.72億元。2013年,為了滿足更多容量擴建的需求,雙方股東進一步追加項目投資,美國迪士尼公司的現金出資額又增加了逾21億元人民幣。
根據協議,項目總投資以人民幣計價,考慮到正式協議簽署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影響,美方實際投入的美元額進一步提高。上海迪士尼樂園已成為迄今為止,美國迪士尼公司在海外最大的樂園投資項目。
4)收益
網上有一種說法,中方在所有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內經營中只有30%收益權,由此認為上海迪士尼在利益分配上傾向于美方。
事實上,中美雙方在利益分配方面是慎重的,同股同權、風險共擔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基礎。獲得迪士尼項目投資收益的是業主公司而非管理公司。申迪集團和迪士尼公司在業主公司中按照出資比例各占57%和43%的股權,雙方按股權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
5)運維
迪士尼樂園維持自身生命力的方法是不斷地擴建、改造和更新。網上有一種說法:迪士尼樂園每年更新三分之一項目、維修三分之一項目,每四年的運維費等于建設一個迪士尼的費用,而這筆巨額費用將由上海政府與中國游客來買單。
這顯然是誤解。運維費用由誰支出,與合作模式直接相關。在東京迪士尼的許可經營模式下,這筆運維費用是由日方olC公司全部負責的。但在合資模式下,上海迪士尼的運維費用是中美雙方按股權比例分攤的。
6)未來
主題樂園同時是文化和旅游項目,產業鏈條長、關聯產業廣、產業創新強,可以帶動當地及周邊的旅游酒店業、交通、物流、商業零售、地產、服飾、食品、文化、動漫、演藝等產業。有專家預測,上海迪士尼開園后,每年吸引的游客人次數將是“千萬級”的,未來或將貢獻近900億元規模的消費量——
此外,“主題樂園+度假區”模式已成為主題樂園發展的主流趨勢。包括上海迪士尼在內,全球迪士尼六大樂園均采用該模式。
東京迪士尼度假區是包含迪士尼主題樂園、迪士尼海洋樂園、主題酒店、購物中心、商品專賣店以及劇院的超大型綜合性功能區域,將游客停留時間從7小時延長至68小時左右,成為東京都市圈地價漲幅最高的地方。巴黎迪士尼的建設與所在區域“歐洲谷”的開發緊密結合,歐洲谷新城居民從開發前約為5000多人增加至超過29000人,配套商業區共有140家店鋪。據統計,在歐洲谷區域中,政府公共投入與社會投資的數額呈1:10的關系。
專家預測,如果每年有逾千萬客流到訪上海迪士尼樂園,這將對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大浦東區域、上海全市區域和長三角乃至長江流域和全國范圍產生帶動作用。上海迪士尼項目可以成為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