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稻花香。10月31日,走進建陽區將口鎮松柏村巨型水稻田,一顆顆金燦燦的巨型稻長得比成人還高,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枝頭,微風吹過,稻穗隨風搖曳,稻香四溢。在“稻田+田螺”種植模式下,水稻“身材”高大壯,根系非常發達,稻稈比普通稻稈大三倍,可實現“禾下乘涼夢”。
為了不影響稻田里的螺生長,稻田蓄水較深,無法機械收割,采取人工收割,給收割帶來了一定難度。收割工人們穿著下水褲、跨著馬步,左手捏住一撮稻谷,右手拿著鐮刀,緊貼水面用刀刃平行割斷水稻,然后拿起一撮收割好的水稻,放進打谷機,用腳慢慢踩著打谷機,給水稻脫粒。旋轉如飛的打谷機滾筒上,金黃的稻谷飛揚起來落在谷倉里。收割工人們雖然辛苦,但看著裝載滿倉的糧食,除了收割的快樂,更承載著豐收的喜悅,現場呈現一片繁忙和歡樂的豐收景象。
據了解,今年1月份,由松柏村黨支部領辦,建陽區悠然松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與建陽區復融春水產有限公司、紅櫻苗木合作社正式合作簽約,流轉44畝土地,共同打造田螺特色文農旅產業。
“這種巨型稻是由袁隆平院士團隊所研發的新型水稻品種,其具有極強的抗風性和抗旱性。巨型水稻身形筆挺,穗長粒多,圓潤飽滿,市場售賣約25元/斤。”陳建斌說,巨型稻收割后,可以利用其稻梗編織魚簍、包裝茶葉等,這一批的稻梗已經被訂購用于制作手工藝品,預計可以增收3-5萬元。
近年來,將口鎮奮力打好穩糧食、興鄉村攻堅戰,加快鄉村振興建設,積極打造了一批茶葉、蔬菜、水產品等生產基地,全力守好群眾的“米袋子”,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接下來,將口鎮將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展示勞作成果,傳遞豐收喜悅,傳承弘揚農耕文化,用智慧和汗水描繪出一幅幅“三農”事業健康發展的絢麗畫卷。(通訊員 馮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