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筆者從南平市自然資源局獲悉,《南平市建陽中心城區(核心區)綠道網提升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獲得市政府正式批復。
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承載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而“綠道網”即眾多綠道聯合組成的網絡。通過各類“慢行道”將城市內的各種風景資源串聯起來,連線成網,將城市內的山體水系、公園綠地、風景區、歷史古跡和城鄉居民區等排布在綠色生態網絡體系中。
“原有的綠道規劃不足以指導建陽中心城區綠道后續建設,突顯不出山水特征與文化底蘊。”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編制的《專項規劃》,著力提升綠道網串聯功能,強化新老城區、體育中心與花海之間的聯系,突出綠道多功能性,挖掘南平文化特質,提升綠道文化底蘊,利用現有文旅康養產業,打造網紅觀景臺,努力打造中心城區有故事、有文化、有特點的綠道體系。
《專項規劃》以“遇見生態、遇見生活、遇見文化、遇見未來”為總體愿景,以“建成具有雙世遺特質的城市綠道網”為總目標,突出“世界遺產地,綠色生態城”定位,明確以雙世遺及國家公園城市的標準開展建設,充分聯系環武夷山國家公園風景道,構建集生態、人文、智慧、品質、魅力于一體的綠道網體系。
《專項規劃》中,特別提出了“臨山近水、提升品質”“彰顯歷史、突出人文”“功能復合、激發活力”“新老互動、和諧共生”“打造網紅、策劃主題”五大策略,著力實現保護山水生態,創造復合游憩網絡,串接激活歷史文化資源,形成“博古通今-古為今用-古今融合”文化發展機制,推動旅游資源和優勢游憩資源有效開發利用。
《專項規劃》中,還規劃提升了“省級綠道—片區級綠道—社區級綠道”的總體布局,總長度約238.2公里,形成“一環兩帶 + 兩縱三橫 + N條”格局。其中,“一環兩帶”即“山環水帶”,是指建陽中心城區周邊丘陵淺山綠道環和崇陽溪、麻陽溪沿線生態水景觀廊帶;“兩縱三橫”是指大紅袍路-建平大道、峰福鐵路沿線等兩條南北向組團鏈接道路景觀功能綠道,林后大街-高七路、童游大街-將新大道、雙龍路等三條東西向組團鏈接道路景觀功能綠道;“N條”指的是組團之間、組團內部的25條社區生活綠道。
“《專項規劃》將成為建陽中心城區(核心區)綠道建設管理的重要依據,可以有效推動南平市綠道建設的精細化、高質量發展。”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共同推動綠道網建設,實現全區域綠道環連通,推動《專項規劃》落地見效。(廖孟軒 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