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吃過晚飯,74歲的范桂梅走出家門,沿著干凈整潔的村道散步。
“現在我們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頭巷尾全是水泥路,寬闊干凈,路燈裝上了,休閑健身廣場也有了,生活真舒坦。”在建陽區書坊鄉羅家堆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范桂梅從來沒看到村里像現在這么漂亮。
羅家堆村有50余戶200余人,村居呈帶狀,分布在鄉道上,是書坊鄉通往建陽城區的必經之地。“我們村的地理位置相當于書坊鄉的一個窗口,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尤為重要。”羅家堆村婦聯主席詹美艷分管村里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她告訴記者,羅家堆村是建陽區垃圾分類試點村,2019年,為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處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水平,村里創新推廣“綠色銀行”做法,制定兌換制度,引導村民將日常垃圾分類存入“綠色銀行”,兌換積分換取生活用品。
“我可是‘綠色銀行’的大客戶!”今年33歲的蘭珍珍十分熱衷參與“綠色銀行”積分兌換活動,年前大掃除,她把生活垃圾分類好,到村部換了積分,如今,她用積分換回了洗衣液、醬油、料酒等生活用品,“環保的同時還能獲得獎勵,這是惠民的大好事。”蘭珍珍笑著說。
羅家堆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梁靜姝告訴記者,“綠色銀行”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更高了,村里的衛生面貌有了極大的提升。不久前,建陽區“大干六十天實現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總評結果公布,書坊鄉以總分85.1分在全區13個鄉鎮(街道)排名第一。羅家堆村開展“綠色銀行”,推進鄉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做法也正在全鄉推廣。(湯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