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揚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動方案》發布,錨定2026年底外貿出口突破200億元、年均增長5%以上,外貿企業超1000家等目標,全力推動“南安優品”走向國際市場,以實現外貿規模與質量的雙重躍升,進一步提升南安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南安對講機企業組團赴海外拓展新客戶。 (受訪者供圖)
“下南洋”與“再下南洋”
南安提出“再下南洋”,一定程度上,旨在進一步激活廣大的僑親僑商資源。
“下南洋”,指的是19世紀中期以后我國東南、華南沿海群眾大規模遷徙到東南亞的現象。在閩南,“下南洋”也稱為“過番”。在“下南洋”的大軍中,包括南安在內的泉州人群體數量龐大,在推動東南亞開發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的東南亞,泉州籍僑胞超過800萬人。
“歷史上的‘下南洋’,多為謀生,為個體家庭、家族生存、事業發展被動而去。”南安市僑聯主席黃印棉告訴記者,而南安的“再下南洋”,背景不同了。今天的南安,是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產業經濟發達,“再下南洋”,是從南安企業和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充分運用僑的優勢,在推動產品出海的同時,讓南安產業深度嵌入全球市場。
滬航科技集團是南安本土一家家居制造業企業。去年,滬航科技開始全面布局東南亞市場。
“我們認為東南亞市場很有前景,但對東南亞市場又相對陌生,不知道如何開展業務。”滬航科技外貿部負責人葉幼玲告訴記者,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南安市僑聯施以援手,及時為公司介紹和對接了多個菲律賓的僑商企業負責人。
在僑商資源的助力下,今年初,滬航科技集團派人赴菲進行了實地考察。近期,滬航科技成功入駐菲律賓建材家居展銷中心和菲拓在線平臺,有效打開和拓展了菲律賓市場。以菲律賓為前站,滬航科技對接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房地產、智慧水務等項目,在手訂單超千萬元。
南安“外貿軍團”大本營——內外貿集聚區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為確保“揚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動方案落實到位,南安成立了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揮部,下設多個工作組,從海外僑親僑商資源對接、優品整合,到市場拓展與綜合服務保障,各環節緊密配合,形成高效協同的工作體系。該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啟動“再下南洋”后,工作組目前正在廣泛聯系東南亞的僑親僑商資源,后續將組織企業現場實地考察,進行線下、線上對接。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近200家南安本地企業與海外各類商會實現“雙向奔赴”,找到了外貿出口的快速通道。
“一家家‘走出去’的企業、一個個落地東南亞的項目,不僅是經濟的紐帶,更是鄉情的延續。”黃印棉告訴記者,接下來,將持續落實企業、行業協會與海內外異地商會(同鄉會)互動協作機制,讓眾多海外僑胞的赤子情懷轉化為推動南安企業、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
產業發展與轉型驅動
推動南安制造出海,對于南安而言,還有著深刻的產業發展與轉型考量。眾多的南安企業有著出海的強大內生動力和需求。
作為中國建材之鄉,南安擁有石材、水暖、衛浴、閥門等多個建材細分產業,建材相關的企業眾多,年產值超過千億元。這些產業和企業,與傳統的基建高度相關。當下的東南亞處于城市化和基建發展的高峰期,為南安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南安鑫琪公司是一家傳統石材企業,深耕人造石行業20年,從貿易起步到延伸制造,年產值已達2億元,產品遠銷北美、歐洲、中東。但真正讓這家企業從“走出去”到“扎下根”的,是其6年前一次破釜沉舟的決定——赴菲律賓建廠。
“企業要深度嵌入全球經濟,赴海外建立生產基地是第一步,但最終目的是在目標市場打響中國品牌!”鑫琪公司總經理顏婉琪語氣堅定。2019年,鑫琪在菲律賓設立生產基地——菲律賓華鼎公司。
“企業在國內做大后,出海之路是繞不開的,必須要勇敢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顏婉琪告訴記者,廠房建設、設備采購、人員招募、法規適應……樁樁件件都需親力親為。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鑫琪公司自主研發的“SUMMERLY”石英石品牌已在多國注冊。據介紹,公司新一代人造石硬度達七級,抗酸堿、易切割、不碎裂,兼具花崗巖的強度與大理石的色彩美感。顏婉琪告訴記者,以菲律賓為基地,鑫琪公司的產品已經覆蓋整個東南亞市場,并以此為據點開拓了北美和歐洲市場。
在南安石材業,“再下南洋”的,不僅有產品,還有生產裝備和技術。
走進巨邦機械公司展廳,單臂組合鋸、金剛石鋸、橋式塔鋸等各類礦山開發和石材塔鋸機械產品,有數十種之多,讓記者大開眼界。位于展廳一側的公司發貨車間,各類安裝、調試完畢的塔鋸產品整裝待發,即將發往東南亞多個國家。
萬福控股、巨邦機械、新坤鋒、巨輪機械……近年來,一大批南安本土石材機械裝備企業崛起。這些企業不僅在本土市場實現了國產替代,如今更是成為開拓東南亞市場的重要力量。
石材企業銳豐源的5G+機器視覺石材智能生產線 肖蔚男 攝
與此同時,新技術也在向東南亞出海。比如,南安在全球首創的石材線鋸切割技術,切口細如發絲,線速度、進給速度等重點工藝參數均取得了突破,目前,已有300多臺線鋸切割設備落地南安生產,其中出口近100臺,主要目的地便是東南亞。“該技術切割效率提升2至3倍,石粉產生量降低80%,能耗降低30%,噪聲降低30分貝,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綠色智能。”銳豐源公司總經理吳小玉對記者說,越來越多東南亞的石材企業開始引入南安石材這一新技術,這為南安石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年來,南安市啟動了“產業數字化轉型”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申報。在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支持下,越來越多石材企業開始建立數字化車間。截至目前,已有42家南安石企工廠完成數字化升級,智能機床設備部署超過200臺,同步出口至土耳其、意大利、印度、俄羅斯等國家。
產業發展與轉型驅動,眾多的南安企業,走在“再下南洋”的路上。
(記者 何金 見習記者 肖蔚男 通訊員 黃釗偉)